2)第177章 彩云散_雀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嚼舌根的话,你莫放在心上啊!”

  “阿野,听说你要参军了?边疆苦寒,老师原本是不想你去吃这个苦的,但烛都是个吃人的富贵冢,你去了北疆也好!你老爹就是北疆的英雄,你也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

  白俞握着傅九襄的手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白俞老泪纵横,他早已分不清此刻跪在眼前的是十年前的小傅九襄还是北疆那个人人称颂的玉面将军了。

  在白俞心中,傅九襄永远都是那个在上书房中烧了书、偷偷往他脸上画王八、带着五殿下爬树摘果子的皮猴。

  傅九襄眼眶发涩,他跪的笔直,白俞教他的

  大丈夫,跪天跪地,无愧本心。白俞原本浑浊的双眼突然变得无比明亮,他睁大了眼睛,紧紧拉着傅九襄,哽咽道:“阿野,你何时……何时长大了啊!”

  “老师!老师!老师!”傅九襄握住了白俞的手,不肯撒手,他语气急促:“老师,阿野没长大,您昨日才说要教我读兵法。”

  “是了,答应你的兵法还没教……”

  傅九襄松了口气,方才白俞那一下,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阿野,陛下上回还同我说,你从北疆回来稳重了许多,让他刮目相看。”白俞又恢复了清明意识。

  他哀叹了一声,“阿野,吏治……吏治……吏治改革刻不容缓,我已拟好了选官制度的改革,来日……来日谢家苏家式微,你便呈上去,南邑已如一潭死水,当下的选官制早已不适用了,阿野……老师,老师拜托你,一定要推进这次改革!阿野,老师求你啦!”

  白俞用尽了最后一番力气。

  双手渐渐送了下去。

  傅九襄久久跪在床边,低着头。

  这世间,从来都是好物不兼得,彩云易散,琉璃脆。

  他握紧双拳,耳畔仿佛还回荡着老师的那句阿野,那是老师对他最不舍的眷恋。

  铺在床边的毛毯上逐渐汇了一滩水,湿了一片。

  延和十三年冬,九卿宗正白俞白老大人因病而亡。

  身侧唯有学生定北王在侧,二子未及时赶到,至此,这位支撑了南邑新旧两位帝王的老臣就此结束了他的篇章。

  风雪呼啸,长夜哀鸣,行走在这世间的人从来都不会消亡,肉体或许泯灭,但他的意志永存。

  白俞辅佐新帝登基、教导出来了定北王,在丞相苏郎仪独大的朝堂中周旋,平衡了苏谢两党与地方式微官员,在浑浊的南邑的朝堂中始终犹如一潭清泉。

  纵然多疑如顺帝,也始终对这位宗正百般信任。

  白俞的死就像是南邑朝堂最后一幕干净的结束,可以预料,至此之后,再没人能撑得起金銮殿上的那一块正大光明。

  白卿已死。

  顺帝接到白府的消息后,将自己关在了高堂镜中。

  谁也不知道,在白俞病重前的半个月,他就再未单独见过顺帝,每每顺帝召见,他都称病拒不进高堂镜。

  “陛下,定北王的折子。”福鹤领着宫人进了高堂镜,将傅九襄的折子放在了案桌上。

  “你读给朕听。”顺帝面色沧桑。

  “陛下万安,今老师已故,还请陛下准许函关口郡尉白袁世、宁安郡主及郡马爷入都,料理老师后事。”

  顺帝摆了摆手,“准。”

  “陛下,”福鹤原本还想劝慰一番,但见到顺帝阴沉不悦的模样后,闭嘴了。

  “出去吧,朕一人静静。”顺帝背对着福鹤,望着挂在高堂镜上的江山图。

  那是他的兄长、已故的定北王亲手所画,在他登基那日呈递给他。

  “陛下,臣愿为陛下打下万里江山,南邑儿郎所到之处,皆会是南邑的寸土山河。”

  顺帝望着那副江山图,一瞬间有些恍惚,他的兄长呢?

  白卿死了,他的兄长呢?

  不是说好了,要替他打下万里江山的吗?

  他坐在高位上,无兄无弟,无师无友。

  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那一年,兄长若在上林苑之乱中活了下来,当今的南邑朝堂,是不是就不会这么乱了?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