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8章 情难制_雀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嵇泡得一手好茶。”

  谢韩神情怀念,白府一如既往的素朴,白俞在时便不爱铺张,如今走了,傅九襄也遵循着他的喜好,来的宾客都亲手泡了一盏茶,众人喝完了白府的这盏茶,过往恩怨,尘归尘,土归土,如同掌中这杯凉了的茶水,再也追溯不到过往。

  “喝了这盏茶,老夫该走啦。”谢韩起身,他甚至都没去灵堂上一炷香,“崇嵇这辈子,行的端,坐的正,值了。”

  谢韩拍了拍傅九襄的肩膀,笑道:“他还收了个好学生,不亏!不亏!”

  谢韩走的轻快,一如他来时模样,不带半分伤怀,仿佛今日他只是专门来白府喝这一碗茶,冒着大雪寻这一碗茶香。

  傅九襄望着谢韩离开的背影,想到:老师大概也是喜欢如此的告别。

  老师这一生,未做办件亏心事,他当得起这般洒脱的告别。

  傅九襄在白府忙了整整一日一夜,他带着王府侍卫亲自去了城郊古寺,请来了九十九位大师来送老师上路,白俞的两名儿子终于在他死后的第三天赶到了烛都。

  白袁世白袁安两人中年离都,一位去了雍都成了郡马爷,一位去了函关口守着终年山海关口,再无法在父亲跟前尽孝,如今再次归家,竟是死别。

  傅九襄站在白俞的灵堂前,听着白府大门口传进来的嚎啕。

  “老师,来送您的人都来了。”

  “您走好啊。”

  傅九襄策马出了白府,山鬼在白府中关了好几日,此刻在烛都马道上无比畅快。

  它刚想撒欢,就被傅九襄拍了拍马屁股,“安静些,再吵把你马尾巴都剃干净了。”

  傅九襄前脚回了王府,后脚郑伯就忧心忡忡地跟了上来。

  “王爷,您,节哀。”

  傅九襄疲惫地解下了披风,扔给了随行的青山,“公子怎么样了?可醒了?”

  说道苏知玺,青山更头大了。

  主子老师刚病故,这边公子也始终没有好转。

  青山摇头道:“这几日我与程大夫寸步不离地守着公子,可公子喝不下药,勉强喂了两勺全给吐了出来,时烧时不烧,大夫昨儿说,若是公子还这样病着,只怕……只怕……”

  后头青山的话不敢说。

  傅九襄熬了这几夜,早已是身心俱疲,他闭着眼睛缓了好一会,疲惫地说道:“我去东院瞧瞧,晚些时候备好饭菜,直接端过来吧。”

  傅九襄大步流星地走了,青山在原地一脸忧愁地望着郑伯,“郑伯,我瞧着主子这模样,比从前行军打仗还累。”

  郑伯叹气,“主子身边人接二连三病重,这是伤到了。”

  他们家这王爷,看似凶煞,实则上了心的人哪个不是被他放在了心尖尖上,白老大人是主子的启蒙老师,烛都中本就没什么人关心主子,如今老大人去了,至此之后,谁还能在烛都失意之际叫他一声阿野?

  病故的是老大人,也是主子仅有的那点对长者的依赖。

  至于苏公子。

  郑伯至今也不懂,那苏公子模样是俊俏,可他们家王爷也不是那种只看中皮相的人,何至于对苏公子如此念念不忘?

  以至于失了理智,就此成了尘世间的凡夫俗子。

  郑伯不想傅九襄做那有情人,老王爷就是这样死的,重情重义,伤的就是自己。

  可人若没了情,那还叫人吗?郑伯又想王爷能有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北疆成了王爷肩上的枷锁,王爷成了无主的刀剑,他需要一把鞘。

  那样才不会伤人。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