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百九十一章 养鸟二三事_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错的。

  那时也是所谓的养鸟传统最严格的时候。

  过去没有录音机,给鸟压音要费很大的气力。

  比如,为让黄鸟压上喜鹊出林的叫声,就得起大早儿到有喜鹊的山林去。

  压老鹰争食的声音,就得到有老鹰出没的地方。

  将事先准备的羊肠子,挂在鸟笼子附近,好把老鹰招来。

  那老鹰要是招不来呢,或是只招来一只,没有争食的呢?

  就得改天再来,也许十天半个月的工夫压不上一个音!

  给一只鸟儿压音,需要花费好多时间和精力。

  而且在压音过程中,还不能让鸟儿听见杂声。

  如果不想带百灵鸟到大自然压音,还有一种方法是拜师,在当时也很常见。

  雏鸟初学十三套时,拜一笼老百灵鸟为师。

  养鸟人要天天带鸟来跟它学,三年方可出师,而养鸟人的生活起居就以鸟笼为中心,一切奉陪到底。

  同样需要花费好多时间和精力。

  所以有一句俗语叫做“不冤不乐”,说的就是那时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没罪找罪受的养鸟人。

  改革开放以后,录音机普及,实现了“高科技”教学,给鸟儿压音才方便了起来。

  以前的养鸟人养百灵、画眉、蓝点颏、红点颏、黄鸟、苇莺、沼泽山雀等。

  其中的很多鸟类,现在已经受法律的保护,不允许个人饲养了,可合法养殖的鸟类越来越少了。

  认真论起来,会有这个结果,其中有养鸟人的原因。

  以往有些人的爱鸟,实际上是害鸟。

  因为大部分鸟是野生的,要养鸟就得去捕鸟,捕鸟就意味着杀鸟。

  比如百灵鸟,它们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且飞且鸣,姿态优美。

  一到春天,草原上到处是一对对上下翻飞谈情说爱的百灵鸟。

  它们成双成对地在草丛里做窝繁殖。

  可等到雏鸟出了壳,捕鸟人就来了,把亲鸟赶走,从巢中拿走了雏鸟,雄的留下喂养,雌的直接处理掉。

  因为雄鸟的叫声好听,能卖个好价钱,雌鸟没人要。

  滥捕导致了鸟类数量的减少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只能把它们保护起来了。

  李景本来是想养百灵鸟的,但百灵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个人饲养需取得相关许可,违规售卖或购买百灵鸟都属于违法行为。

  想要办理合规证件,需要取得《驯养许可证》。

  除了要有宽敞的饲养场所,还应有执业兽医进行专业养护,一般城市居民很难办理。

  李景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放弃养百灵鸟,改而养起了可以饲养的金丝雀。

  因为养鸟嘛,总是免不了要把鸟儿展示出来。

  养鸟的一大乐趣,就是每天清晨,提着鸟笼出去遛一圈。

  遇到同样遛鸟的玩家,可以一起聊聊天,谈谈养鸟之道。

  要是不能带鸟儿外出遛遛,也不能跟鸟友们交流养鸟心得,李景觉得会少很多乐趣。

  如果他养了百灵鸟,忍不住带着它出门了,说不定啥时候就被人举报了。

  他认识的鸟友,就有因为养画眉,被邻居举报的。

  “小芙蓉现在能模彷喜鹊、家雀、燕子的叫声,已经很厉害了。”蒋非真心地夸赞道。

  毕竟李景没有养殖系统这个挂,小芙蓉是靠他的真本事教出来的。

  李景笑了笑,说实话,他教出金丝雀模彷其它鸟儿的叫声,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只是不像蒋非的那两只金丝雀,它们的鸣叫声特别惊艳,细听之下很有意境。

  三人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养鸟相关的事。

  喝完一壶茶,蒋非逗了逗小芙蓉和小八,逗了个过瘾。

  过了一会,李景和余兴明提着鸟笼出去逛逛。

  蒋非在采摘园晃了一圈。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