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八章 售卖鹌鹑蛋_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晓莉转发了招聘信息到“安石村一家亲”的群里。

  她一发完,群里立马热闹了起来。

  —晓莉,去养殖场干的活儿跟你一样吗?工资待遇也一样?

  —晓莉,上面写着有意者可以到白河村应聘,应聘要准备些什么?简历啥的,咱又不会整,也没什么可写的。

  —只招一个人啊,有多少人要去应聘,我看看竞争大不大。

  —我要去试试,打上面的电话?

  张晓莉一下子收到很多艾特和提问,她在群里统一回复。

  让大家认真看招聘信息上的内容,想应聘的就打上面的号码。

  回复完,张晓莉收起手机,继续干活。

  有了她的转发,蒋非很快接到了几个电话,都是应聘者打来的。

  他在电话里跟他们聊了一会,说了下工作的基本情况,也问了对方的基本情况,觉得合适的,才约了明天面谈。

  蒋非发出招聘信息的第二天就招到了人,是安石村的王桂月。

  王桂月跟张晓莉同龄,今年三十五岁。

  村里的同龄人大多外出打工了。

  张晓莉是为了两个孩子留在家里,王桂月是为了照顾身体不好的妈妈。

  镇上、县城的就业机会少,王桂月时不时去超市、卖衣服、手机等的门店问,都说不需要招人。

  她待在家里快两年了,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

  平时会到镇上接一些计件的手工活,拿回家里去做。

  比如往衣服上手工缝制装饰物、剪线头、粘珠子……

  这些活儿做熟练了之后难度不大,就是收益太低了,一天忙活下来只有几十块钱。

  而且还不稳定,有时没单,十天半个月接不到活。

  王桂月来白河村应聘完,蒋非让她回家等消息,她以为没戏了。

  等晚一些接到蒋非的电话时,她高兴得差点话都答不利索了。

  王桂月跟张晓莉一样,会有一个月的实习期。

  蒋非都跟她说清楚明白了。

  张晓莉知道招的人是王桂月,她也很开心,以后上下班都有伴了。

  两人早上一块骑着电动车来到白河村。

  王桂月昨天过来应聘没有细看。

  今天骑着电动车慢悠悠地从村道上经过,她才发现白河村看起来跟安石村,跟镇上别的村子都不太一样了。

  早上七点半左右,有早起的游客沿着村道散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村道两边的好些人家端着碗坐在院子里、蹲在家门口吃早餐。

  路过两家农家乐,他们院子里摆了好几张桌子,正热热闹闹地吃着早餐。

  一群小孩子迎面跑来,又一下子跑远了,他们扬着笑脸,无忧无虑。

  看到这些,王桂月感叹道:“白河村比我们村子有活力多了。”

  “是啊,有活力,有朝气。”张晓莉赞同地点头。

  对于这一点,她也深深感受到了。

  白河村处于发展的阶段,因为看得到美好、光明的未来,村里人的精神面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