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一章 恐惧_一觉醒来:我背上了40起命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上陈晓和父亲之间没再说话,两人都异常平静。

  到了家,陈晓回到房间中,关上房门后,他的双眼才流露出恐惧的情绪,之前的平静都是装的,他在强忍内心中恐惧的情绪。

  他情不自禁的想起父亲在车上对他说过的话,如果他说的是真实的,那自己有可能是被大脑幻想出来的一个人格。

  根本没什么穿越,仅仅是因为原主杀人承受不住内心的煎熬,大脑为了减轻原主的心理负担,才幻想出了自己。

  现在他活得好好的这一点也能证明大脑这么做是正确的。

  他算什么?一个虚拟人格?如果有一天原主不再愧疚,他会不会就此被抹除?毕竟他只是危机情况下的一个产物,抹除后也不会对自身造成什么影响。

  想到这些,他发自内心的感到恐惧。

  他强迫自己冷静,过了良久,他才冷静下来,这次恢复冷静的时间比以往要长上很多,这说明他内心真的极度恐惧。

  因为他知道父亲说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真的有人像父亲所说的那样,只是他不愿相信。

  冷静后,他开始思考,没一会儿他就找到了父亲口中说法的漏洞,或许别人有可能这样,但他绝不会是这种情况。

  因为父亲口中的说法有一个前提,就是杀人会产生负面情绪,原主恰恰相反,原主杀人会产生kuai感,怎么可能让大脑触发保护机制?

  所以这个说法在他身上根本不成立。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原主本性善良,而父亲才是那个变态杀人狂。

  或许是看到父亲杀人的场景一时不能接受。

  或许是父亲逼他杀人让他承受不住。

  又或许是人是父亲杀的,然后嫁祸给他,让他以为自己是凶手,最后承受不住压力。

  陈晓眼睛眯了起来,最后一条和他之前产生的怀疑不谋而合,但父亲为什么这么做?为了让原主崩溃?崩溃之后呢?改变自己?让自己变成和他一样的变态杀人狂?

  这说不通,父亲是知道崩溃后会发生什么的,他这么做就算催生出了一个崭新的人格,这个人格也不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从一个善良的人变成一个杀人狂魔。

  那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单纯的厌恶?如果是单纯的厌恶的话,直接杀了自己不是更好?

  如果父亲是变态杀人狂,杀了自己,他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更不会有下不去手的情绪。

  还是那句话,动机,他找不到父亲的动机,这说明父亲在车上说的话不是在暗指自己,这让他松了口气。

  但他没有彻底放松,因为他相信父亲不会无缘无故的说这些话。

  事实究竟是怎样的现在他还不知道,需要时间来调查,当务之急还是要看看李东的笔记本上都写了什么?

  他从怀中掏出笔记本,翻开第一页,是日记,他现在看到日记就发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