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搏击南大门471-481_石油咽喉保卫战(修改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右翼冲来的3枚马克80仿佛灌注了3E的亡灵,在距离3000米时自动打开了火箭推进器,以92节的高速冲刺到000米距离时,主动声纳失望地发现,目标回波不见了。然而磁探测头则惊喜地发现,目标已近在不到百米的眼前!

  鱼雷计算机的储备程式告诉它这是磁场诱饵鱼雷。主动声纳改换到鱼雷探测模式,果不其然,诱饵鱼雷立即现身了近在30米的眼前!鱼雷计算机如果有喜怒哀乐的话,这时一定为最新型的马克80的先进设计骄傲不已,可惜,就在鱼雷要穿过诱饵傲慢告别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尾巴被一只大手牢牢抓住了,再也动弹不得!

  马克80没有思想感情也没有真实的眼睛。否则它就会看见,诱饵鱼雷在它临近的时候突然爆开,放出一团密密的碳纤维丝,浸淬过某种特殊分子式液体的碳纤维丝遇水立即缩小曲率伸展开来形成数百米方圆的密密的“蛛网”,三枚马克80像是撞上蛛网的苍蝇,尾部螺旋桨立即被碳纤维丝缠死,任凭火箭推进器怎样奋勇前行,也再难如意前进。

  好在马克80没有思想感情,它不会为自己的困境感到愤怒和无奈,也不会为了后来到达的另外枚同类遭受同等待遇而感到同情或是安慰还是幸灾乐祸。

  后发先至。

  两翼潜舰发射的4枚马克80还在冲刺最后的500米时,依靠首段火箭空中助推的我军4枚末端电磁推进鱼雷已经以80节的高速逼进到两翼潜舰200米处。

  电磁推进鱼雷,技术来源与9潜舰的电桨、碳纤维诱饵鱼雷和那项将震惊世界的伟大技术发明一样,是国家安全局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从设在海外的ZY研究机构获得主设计资料,再经过船总的适应型设计和紧张研制,而于5个月前才始获成功的。鱼雷的电磁推进系统与电桨相似,但是出于体积的考虑,鱼雷头部开启的喇叭型进水管口后面没有设置海水分子极化装置,而是代之以层间距离很小的多层磁极板组,使得板极间通过的常规海水的磁阻仍然不算大,只是加大了水阻,并且鱼雷电池组容量和发射前加注的形成摄氏零下百多度的“常温”超导冷媒,都不允许电磁推进工况段有很远的射程,好在鱼雷的主要射程是靠首段的火箭推进,这就使得首段火箭推进末端电磁推进鱼雷有了50海里的总射程和总平均200节以上的速度!

  缺点在于两段推进机构占去了体积重量,使得战斗部只有50公斤当量TT,并且,如果目标潜舰有办法躲过最后几千米的鱼雷电磁推进行程的话,那么鱼雷就不会穷凶极恶天涯海角一追到底,而是扮演了中途撒手而去的负心情人了。

  当两翼两艘潜舰在绝望的惊呼声中炸起两团水下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