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1章 轮回(三)_大帝死,红毛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换来的“杨”字,到底有多么沉重。

  他牢牢的记住了这两句话,印在脑海里,反复自语着。

  “勿出风头,平庸尚好。”

  ……

  一个多月后,清晨时分。

  杨泉穿戴好了老管家给自己准备的衣物,第一次坐上了杨家的马车。

  马蹄声响个不停,车轮稳稳的向前。

  马车外热热闹闹,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烟火气,却不知道为什么让这时候的杨泉有些泛呕。

  他在心里数着步,等到马车停了,他才意识到原来皇城距离杨家大院有这么近。

  下车,仰头就是巍峨矗立的皇宫城门。

  马车只能停在这里了,能在皇城里驾车的大人物,屈指可数。

  但即使是这样,杨泉也还是惹来了很多目光。

  其他榜上有名的进士,也有坐马车来的,但不是杨家的马车,所以很不一样。

  杨泉紧了紧袖口,深吸了口微凉的空气,做好了面圣的准备。

  但这时候……皇城门口响起了一阵嘈杂的笑语。

  杨泉看到了一个人,一个有些眼熟的青年。

  他是为数不多没有坐马车,自己穿着布鞋走过来的考生。

  笑容满面,书生意气。

  他身上没有其他考生的拘谨,反而在和一位穿着宫服的老宦官自在的搭着话。

  杨泉愣了一下。

  这人是那天在考场外,给其他考生送烫茶的青年。

  他早早的就落笔交卷离开了考场,这样也……通过了会试吗?

  杨泉不解,但那位被青年缠着的老公公却万分无奈。

  他说:“会元郎,您就别咱了,这么多年也没听过谁在宫里数台阶啊……数不过来的。”

  会元,会试榜首。

  杨泉头脑发白,看着那个谈笑自若的锦衣青年,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书卷上只有那么多题,他答完了于是走出考场。

  闲来无事,便搭手帮忙……只是这样。

  ……

  杨泉不记得他是怎么走过皇城官道的。

  那条路好像很长,每一步都要小心,但好像又很短,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殿外。

  站在最前面的是倒茶青年,他认出了杨泉,很热情的打了招呼。

  左边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朽,会试第二,再就是杨泉了。

  入殿门,

  空旷静谧,脚下如踩在明镜上,步步映人心。

  高梁红柱,金栏玉阶。

  杨泉低眉顺目,牢记着心里的八个字。

  他没有看到皇帝,只能听见头顶传来的声音,离自己很远但很清晰。

  皇帝陛下在,杨老太师也在,一帮老文臣聚在殿里,看着入殿的考生,或低声细语,或沉默无言。

  杨泉听着殿内回荡着的声音,躬身行礼,然后落座在自己的桌后。

  一个大学士分发卷宗,有宫女在一旁持笔研墨。

  再然后,皇帝陛下和大臣们就离开了,只留下了几个考官在原地候着。

  卷上是一些时政的题,不多不少,用不了太多的时间。

  一个时辰,杨泉答了一半……有人交卷了。

  还是他,那个倒茶青年,他吹了吹卷上的墨水,把试卷递给了监考官。

  袖袍摇晃,笔墨飘香,这人便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离开了大殿。

  后来杨泉才听说,这……状元郎,答得几近完美,也因为太早离开考殿,被皇帝陛下招了去,和一群大臣在庭院中饮茶闲聊。

  是的,他是状元,可不知道为什么……杨泉总是记不住他的名字。

  明明两人身处一殿,看上去也近在咫尺,但偏偏看不到他的背影,远远的看不清楚。

  ……

  当天,

  杨泉是第七个答完的,也是杨家大院最年轻的……探花郎。

  前三甲,偏偏就是第三。

  钟声鼎沸,人间喧嚣,所有人都在庆祝。

  唯独杨诗箐有些好奇,“你生的说是周正都算勉强,怎么会是探花郎呢?”

  “因为其他人更不行啊。”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