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9章大事不妙_明末之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是云里雾里的,打仗杀敌,这是很正常的事,没有什么特别的。

  刘远桥现在已经在新设立的军机处里面进行办公。

  明朝的皇帝,喜欢在书房办公或自己喜欢的地方办公。而朝廷最为重要的组织自然就是内阁。

  从各地传上来的奏折军报,都是由各地传至通政司,再由道政司传至内阁,由内阁的这些大臣们进行票拟,然后再把奏折上传给司礼监由皇帝处理。

  现在他们则变成,所有的奏折,由通政司收集以后,分由通政司转发往九大部门,有九大部门进行筛选,在上呈军机处。

  他们现在,主要是把奏折分为九大类型,分别传至各部进行决断以后,再交给军机处,由军机处做最终裁决。

  这说白了就是,相当于把内阁的权利,分给了九部尚书,加大了他们的权利,同时他们减弱了内阁的作用,作为仕林的代表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象征,内阁权利改由军机处行使。

  刘远桥这样做,自然是有他迫不得已的原因,他可不想他的华夏帝国还像以前的大明一样,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天下,最终就变成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其实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问题也都不是很大,问题就是,士大夫的权利,大到了凌驾皇权之上。

  要知道以内阁为首的士大夫集团,他们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如果不愿意配合皇帝的行动,就连皇帝有任何的旨意,都分发不出去,这叫政令不出皇城。

  刘远桥好不容易才造反成功,坐了天下,可不想像大明的皇帝一样,他的权利就被限制在紫禁城之中,去了别的地方,就不灵光了。

  刘远桥可是一个十分强势的人,他可是认为,作为一个皇帝,就应该是一言九鼎,可不能他说的话,就不是圣旨。

  在大明朝,皇帝下的指令,必须有内阁的附署用印,才叫圣旨,否则叫中旨,在朝廷的最高立法之中,违抗圣旨,可以诛灭九族,但是如果是违抗中旨的话,则没有明确的说法。

  皇帝爱怎么处理,是皇帝的事情,但是朝中的大臣,绝对不会附和,绝对不会认为这是大逆不道之事。

  但这种想法在刘远桥这种强势的人眼里,就变成大逆不道,不可忍受。

  刘远桥天生枭雄,自问武比秦皇汉武,文比唐宗宋祖,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他自认为不比历史上任何一代帝王逊色,这些帝王能做到的事情,他自然也能够做到。

  刘家能有今天大好的局面,自然就是刘远桥这一位八面佛,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所致,其实刘布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如果没有刘远桥在幕后操纵,刘布肯定无如此成就。

  刘远桥在华夏的地位,那是如日中天,他这一位皇帝,虽然不如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那般有威望,威震天下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