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章巡抚不力_明末之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是登莱两州(广义上有时也把青州算在内)。

  虽然都是府,但大部分时间内,莱州府的地位总体比登州府略高,这是因为莱州府在各方面都优于登州府,天启二始登莱巡抚曾驻于登州,但时间很短,底蕴尚差,无法撼动老大的地位

  这是因为,古代评价一个行政区域地位高低的两大指标是耕地和人口,莱州府较之登州府,更靠近山东内地,地形相对更平坦,人口也更多,因此地位更高。

  登莱这一块属于胶东半岛,登莱僻在东陲,三面距海,利擅鱼盐。且北指旅顺,则扼辽左之咽喉,南出成山,则控江、淮之门户,形险未可轻也。”说明了登莱地区的地理位置举足轻重,加上后来辽镇发生建奴叛乱,所以特设一巡抚,以辖其地。

  明代巡抚在法律层面始终不是省一级的最高长官,万历年间的《大明会典》,将巡抚列入都察院,表明其中央官员的身份,但是却有权统辖治下所有之地。

  大明朝廷在辽沈丢失之后,建奴兵锋直指广宁,面对辽沈失陷的辽东战局,名将熊廷弼提出了著名的三方布置之策:“广宁用马步列垒河上,以形势格之,辍敌全力;天津、登、莱各置舟师,乘虚入南卫,动摇其人心,敌必内顾,而辽阳可复,于是登、莱议设巡抚如天津,以陶朗先为之;而山海特设经略,节制三方,以一事权。

  于是朝在天启元年设登莱巡抚赞理军务专辖沿海屯卫兼辖东江诸岛。”所以在正式文书中,登莱巡抚也被写作“钦差登莱等处地方备兵防海赞理征东军务兼管粮饷都察院右都御史”。

  从这个名号可以得出,登莱巡抚的主要任务,除了登莱本地的沿海屯田与海防任务外,还有掌管东江诸岛,以及所谓的征东事务,这和大明帝国在东北地区与建奴军队作战的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登莱镇设立以后,它一直也是作为支持前方作战的一个大后方,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员,从这里运送去辽东,支援对前方的作战,可以说在这里是就是支援辽镇的大后方,有力的支援了辽镇的作战。

  无奈朝廷在辽镇那是一败再败,丧师辱国,登莱地区的作用直接被无视了。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吴桥兵变,一场吴桥兵变算是把这里彻底的搞砸了,吴桥兵变不单止把登莱镇地方打烂了,还相当于把地方摧毁了,地方上的糜烂让其失去了在军事上的作用。

  登莱镇的设立本来就是用其支援辽镇的作战的,现在基本上都失去了这种功能,他除了能从这里走海路,运送一些物资抵达山海关之外,其他的作用已经没有了,所以现在朝中居然有一种很高的呼声,那就说要取消了登莱镇,这消息对于陈定元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陈应元他是在谢涟之后接任登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