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77章外出掌兵_明末之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始了筑城建设,初建时的天津城其实是个土城,这座土城周长九里多,城高三丈五尺,宽二丈五尺,城的形状是东西长、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盘,所以当时人们也把它称为算盘城。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

  天津素有九河下梢之称,海河、南运河、北运河等众多河流均在天津交汇。

  海河全长七十公里,它穿越天津,东入渤海,早在公元三世纪以前,海河作为天然河流,就成为华夏北方人民的水运通道,东汉时期曹操开挖河渠工程,将海河平原上的三百多条大小河流由分流入海改为众流归一,初步形成了成扇面型的海河水系。

  隋朝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了全长一千四百多公里的大运河,沟通了海河与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的联系,奠定了天津四通八达、航运枢纽的地位,为天津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金、元以后,漕运开通,不论海漕还是河漕,江南的漕粮都要经过海河运抵京都,永乐帝建都北京以后,天津转输漕粮的任务更加繁重,到明朝宣德十年,朝廷专门在天津设置管理漕运的专门机构,大运河上粮船上万艘,转输漕粮五百万石之巨,繁荣景象另人叹为观止,实为北方第一繁胜地。

  但这一切终于刘家造反,高度依赖运河的天津卫,也终结了其繁华,无北来之漕粮,无南去之船,天津一落千丈,敝凋至极,破产之商户人家无数。

  因为刘家军造反,杨嗣昌昌被迫无奈,只能够自请外出,督师御敌,保卫京师。

  经过一番苦战,他们是把敌人压制在了沧州一线,顶住了敌人的兵锋。

  杨嗣昌他当初外调的时候,是存着以拼死一命报家国的想法,华夏军突然间爆起杀人,几乎就要拿下了京师,他别无办法,只能够前来抵挡,以兵部尚书,掌管全国兵员之调动的身份干这活,其实是有些掉价的。

  但是自从他外出,直接掌兵以后,反而觉得,在外面更能加实现他的想法。

  在朝廷之中,上有内阁,下有六部言官,处处制肘,相互拆台,相互扯皮,基本上都干不了什么事,主要的精力,都用于政斗党争方面去了。

  每做一样事情,你都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反应,防自己人的时候,多于防范敌人。

  这兵部尚书是没法干的了,在崇祯朝,换得最快的,第一就是户部尚书,因为他弄不到足够的钱粮,压力又大,只能走人,其次就是兵部尚书,一系列军事行动的失败,都归咎于兵部尚书身上,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坐在火山口上的位置。

  杨嗣昌外出天津大营,率领数十万大军,抵御刘贼的时候,反而令他有一种实权在握,得偿所愿的感觉,至少他在地方,所有的人都对他言听计从,没有人敢反抗于他,这令他有一种人上之人,大权在握的感觉。

  他在朝中,无法实行自己的想法,无法贯彻自己的理念,但是在天津这里,反而可以这么做,他就安心的留下来了。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