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三章繁重的苛捐杂税_洪荒之我为佛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调,吃饱饭的同时还能有结余。

  现在恢复朝廷征收税了,种地是吃不饱饭的了,而在韩家庄园里不仅仅一年一个人能够挣到十两银子,也不耽误家里多个人来同时上工,比种地划算的多。

  有的人家甚至会主动来找韩得平,问他还买不买地,还建不建作坊?

  现在韩家的生意和作坊,都不仅仅是他们一家人的事情了,村子里和附近几个村的人都巴不得他们家可以再兴旺发达一点。

  最好是可以开一辈子的那一种,他们也就一直有工作有钱赚。

  这种情况下,光光就让老爹去找里正商量,果园后面的土地韩家出八两银子一亩购买。

  这些土地大部分都是大柳村子里的土地,连着前面的容家庄的土地。

  土地本来的基本价格是在五两多一点,韩家愣是给抬到了八两,加上赋税的加重,村里人务工荒地的增多,韩得平不费力气的在果园左右和后面买下了三百亩土地。

  以至于后来,大柳村的村民基本上都是无地可种的,再想买只能去远的地方买回来了。

  光光又做主把宅子西边的山楂食品作坊搬到对面果园旁边得大作坊里,把西边的作坊重新改建成住宅院子。

  因为韩家的奴仆佣人持续增加,这是专门为下人们修建的住处。

  韩家的住宅就变成了带东西跨院的两进大宅子,占地八九亩地样子。

  往西绣工坊框裱坊,跟主宅之间隔了五亩的山楂林子。

  框裱坊西边是三十亩地的葡萄园,韩得平又把挨边的土地往西买了一百亩地,就连到了隔壁的大王村去了。

  路对面就是七十亩果园,果园东边是一座占地三十亩的大作坊院子。

  里面包含了酿酒坊、山楂加工坊、屠宰场、粉条场、葡萄酒坊,糕点房、现在又多加了两个,一个是处理棉花的晒棉场,一个弹棉坊。

  庄园和作坊加起来有百亩地那么大,往后延伸是韩家新买的三百亩良田。

  韩家的宅子和作坊往村里去的路上两边就是村里的住宅,大部分都已经是青砖大瓦房,只有少部分几户还住着老房子。

  这其中就包括了韩老头,陈氏和韩得贵一家。

  到了年底,棉花基本就弹完了,天气转凉的时候韩得平就把棉絮以一百五十文钱一斤的价格给卖了,比镇上和县里的便宜了好几十文钱。

  二十亩地的棉花大概卖了一千多两的样子,光光和林氏亲手合作做了两床厚实的被子,用的还是缎面的被面,柔软的雪缎做被里,是给贾御医做的。

  在腊月里差了韩安带着几个随从,拉了满满两大车韩家置办的年货给送到贺州府去。

  里面有被子、棉衣、鞋子、烧酒、葡萄酒、葡萄干、山楂糕、山楂酱,还有不少卤煮的鸡爪啥的。

  光光还给贾御医写了一封算不上好看的书信,她的字只能算得上是一般,绝对称不上好看。

  今年天气冷,在腊月二十二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光光就让庄园里的工坊早点放假,吃了一次年夜饭,还给工人们都分发了节礼。

  开了春,韩家这一次大手笔的准备种七百亩地的棉花,光是挑种、晒种光光带着家里的几十名仆从们都弄了一个多月,每天是忙碌无比。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