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九章 临别感言_相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韩城之前,属下原本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民壮,生活穷苦,三餐不继。若非有大老爷之提携,属下断不会有今日之光景。县尊的恩情,高文没齿难忘。”所谓老父母,来是一县治下的百姓对县令的尊称,七品知县父母官。

  杜知县微笑着将高文扶起,道:“何须多礼,本官之所以看重你,那是因为你有常人所不及的才干,尤其是在刑名一项。此番押运马鞍去平凉,乃是兵部、陕西布政使司下的令。过得一阵,兵部会派人过来巡检陕西兵备。不但兵部、太仆寺也会派人过来巡视马政。由此可见于部堂和朝廷对三边军务的重视,断不可大意了。你若是感念本官的提携,竭力将手头的事做好,不要让上头挑出错来。”

  顺势直起身子,高文正要说些“我办事,你放心。”之类的话,听到杜知县这么说,心中突然咯噔一声。

  是啊,看朝廷的情形对陕西兵备抓得非常紧。虽然说,按照真实历史来看,这一仗也没打成。在今年七月,也先见敲诈明朝无果。没个奈何,觉得手头捏着明英宗这个白吃白喝的俘虏也没什么意思,不如放回去,让明朝天有二日,国有二主,自己乱成一团。于是,就将太上皇交灰还明朝。如此,明朝和瓦剌之间的战事算是告一段落。日后边境虽有连绵不断的小摩擦,但大规模的战役是再不会出现了。

  杜知县少年得志,这次来陕西做知县,实际上放到基层锻炼的,日后必定会大用。但前提是要有拿出手的政绩,治下不出大乱子。

  如今,朝廷既然对陕西如此着紧。如御吏、巡按之类的督察官员必定纷纷来陕。这些人干的就是弹劾人的事儿,鸡蛋里都得给你挑出骨头来。如杜知县这种春风得意的年轻官员,说不定早就被人给盯上了。毕竟他背后站的是吏部尚书王直,如果能够弹劾一下王尚书,对于语官来说,那可是一桩获取名声的美事。

  韩城在杜知县的治下还算清明,可是梅家马场那边根本就没什么马。如果太仆寺派人来查点,出了纰漏,杜生辉身为地方官,必然要承担主要责任,说不好前程尽毁。

  高文有心要还杜知县一个人情,而且那梅良人品实在恶劣,不给他上点眼药,念头不通达。

  于是,高文就道:“老父母说得是,属下自然尽心将差事办好。我韩城地处西安府东北边界,日后朝廷必命我县将大量军资输入三边。钱粮、器械几桩倒好办,就算手头数额不足,也可以向百姓和乡绅、富户摊派。可有一件,却难办。”

  杜知县名士派头,平日里也不理俗务,做了两个月知县,对于韩城的事儿依旧是两眼一抹黑。他也知道高文是本地人,就问:“哪一桩”

  高文:“据属下所知道,我县北面山区草场因为不能耕种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