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常来常往_朱紫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早,我们当然还没吃早餐。就等着你带我们去吃呢。”王璐委屈的声音接着又在车里响了起来。

  “大牛,干嘛这么早就打电话叫我起床,我还没睡醒呢。”

  “哎呦,我这还不是想跟你多待会啊。你们这一回北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呢。”大牛似乎有些伤感,说着说着音调就越来越小。

  大牛现在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经营了这么些年的家具店,在同城这个小城里也算是小款爷,身边自然也不缺女孩子。不过孟祥还从来没有见大牛对一个女孩像对王璐这般的动过情,就有些感同身受的说道。

  “哎呀,你看你们两,整的要生离死别一样。今后你们想来同城玩,随时欢迎。我和大牛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去北京呀。大家以后还都是朋友嘛。”孟祥的话,让车内的气氛变的轻松了起来。四人又有说有笑的开起了玩笑。

  车行驶了有十几分钟后,开到了一处居民区。下了车,两女先是一愣,眼前的景象让她们很是奇怪,不是说来吃早餐吗,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这里原来是同城的主城区,后来城市东移,东区的商业慢慢的发展起来后,主城区也就慢慢的没落了。不过这里还居住着很多的老同城,生活习惯也保持了下来。

  随着生活习惯保留下来的,还有那些藏身于市井的小街小巷的地方特色美食。王璐看了半天,就对着大牛喊了起来。

  “大牛,你不是说要带我们吃早点吗?怎么就跑到这里来了。”大牛笑了笑,耐心的向王璐解释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城里的那些早点哪个城市都能吃到,我今天带你们来就是要吃别的地方吃不到的。”说完,大牛就带着众人走进了一个临街的门脸不大的小店。

  “老板,来四碗长面,少放辣子。”长面,由来已久,宋仁宗年间,秦州刺史狄青戍边来此,到黄河南岸在原鲜卑西秦政权建都的废墟上建筑一条城后,对河两岸居民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喜食面食的土民就以长面作为逢年过节改善生活和招待客人的最佳食品。

  前明万历时,北虏侵逼,河北居民迁于南岸居住。后虏退去,又移徙北居。这时的同城境内,上下稳定,百姓生产生活有了一定的长足发展阶段。把自己种植或从北山一带五沟十三庄当“麦客”挣来的“和尚头”小麦,用石磨磨成精细白面,除了偶尔蒸馍做面条外,主要保存下来以备过年擀长面之用。

  长面细细长长,口感具有酸咸鲜香的特点,加上葱花,豆腐,鸡蛋,臊子粒,吃时再佐以野菜和小菜。口味鲜香,满足了同城人的口腹之欲。

  “这个北京可吃不到。面好吃,在同城本地还有常来常往的特殊含义。”孟祥虽然对吃的研究比不上大牛,但是了解的却更全面,就马上解释道。

  尤其是说道常来常往那四个字,特意的一字一顿的说道。

  “吃完咱们再换个地去坐坐,一会我和祥子送二位美女去机场。”大牛就像八辈子没吃过饭一样,往嘴里挑了一大口面条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