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六章货币战争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很好,这样的好消息为什么没有及时的通知孤!”

  刘良臣不好意思的笑笑:“目前金银币虽然已经能冲压,但是铜币现在一次只能冲压二十枚。

  臣等正在制造六千斤型冲压机,争取把铜币一次成型规模提升到五十枚,打算到时候再跟殿下贺喜。”

  金银是比较软的金属,铜又硬一些,而且相比于金银币实心的结构,铜板的结构是空心的。

  而且铜币的需求量巨大,想要确保流通需要数千亿枚以上。

  虽然已经使用了粮票打算替代金银铜金属货币流通,但是朱慈烺也知道想要完全取代还需要一个过渡阶段。

  而且随着大明贸易范围的扩大,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会承认大明的纸币价值。

  在没有能力进行武力威胁的情况下,只有乖乖的付出真金白银。

  而且就算到了后世,金属货币依旧有其生存的土壤,除非有一天实行了电子货币但是朱慈烺觉得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

  如果说铜币在流通中的需求量是一千亿枚的话,一枚铜币可以使用二十年,那么一年就需要生产五十亿枚。

  如果一年生产五十亿枚,那么一天就要生产出来一千三百多万枚铜币。

  而如果冲压机能一次冲压五十枚,一分钟一次,那么一天能冲压七万枚左右。

  也就是说预计需要二百台这样的冲压机才能满足冲压铜币的需求。

  假设一枚铜钱4克,那么一年五十亿枚就需要两万吨铜。

  两万吨铜就是四千万斤,这显然已经超出了大明所有铜矿的采矿能力。

  即使铸造的时候回收旧钱依旧有巨大的缺口。所以这个技术只是铸币计划的储备技术,现在并没有到推广的时机。

  为何要用铸币来取代市面上流通的金银呢?而随着美洲白银的开采,白银流入逐渐成为了货币的主流。

  但是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货币战争,美洲金银开采,除去成本之后都是利润,大型白银矿的发现使得开采成本进一步降低。

  所以就相当于那些欧罗巴人拿着不值钱的金银跑到大明换走了大明的各种值钱的货物。

  金银这种东西,饥不能食,寒不能衣,对于单个百姓来说,这是一种财富。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他也就是一种货物,把大明有用的资源换成了这种对于增加国力完全无用的金属,那么对于整个大明来说,这事吃亏了。

  而且那些挣钱的地主商人又把钱存进地窖,那么就导致货币流通的进一步减少。

  有学者估计这个时期每年净流入大明的金银有数亿两,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大明每年生产的价值几亿两的东西都送到了国外,并没有增加大明的国力。

  而大明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能有多少?这不就相当于被人不停放血一样么?

  所以用金银币取代流通的金银,限制金银的流入,让那些欧罗巴人先到皇明商号换了金银币再消费!

  明面上看好像是多此一举,但是实际上市面上流通的金银是可以通过发行量来控制的。

  而且他们用金银未必换到的就是金银币,他们可能换到的只是一张张纸币。

  纸币花出去之后,商人总不能存入地窖里去了吧?存进去烂了又没人赔偿,要么花掉,要么就存进银行。

  花掉的话就代表着促进了货币的流通量,要是存进银行那就更好了,你不会花钱,银行可以替你花钱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