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五章出发前准备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促进经济,还能推动消费旅游什么的。

  再说了大明堂堂天朝上国,对这些番邦岂能有求必应,让你们住下看看已经是恩赐了,还想不守规矩提前交易,你也太看得起自己了。

  第三份是锦衣卫奏报,有御史弹劾太子滥用刑法,馀干县刘县令虽然有贪污等罪行,但是应该交给有司治罪。

  刘县令虽有罪,但是罪不至于凌迟,该御史的奏报已经发出,在送往京城的路上。

  朱慈烺哼了一声,当时他确实非常生气,但是并不是因为贪污引发动乱等问题,而是因为一千多人因此饿死!

  所以想告就去告吧,朱慈烺就是要用这件事警告那些官员,谁要是在因为贪污赈济款导致有人饿死,那么刘县令就是他们的榜样。

  朱慈烺把这个放在一边继续看下一个,第四份是扬州送来的,扬州自从大批盐商被抓被杀之后,扬州市场萧条,商铺宅院土地大量被没收。

  为了防止大批抛售导致房价低价暴跌,朱慈烺当时没有急着出售,特别是商铺,为了稳定人心朱慈烺制定了租金加百分之二十,二十年之后店铺归承租人所有的制度。

  一方面是为了稳定租客,要是店铺将来会变成自己的,这些人自然会积极经营。

  而土地还好,只不过是地主由盐商变成了皇家,对佃户影响不大,甚至朱慈烺适当降低地租之后,还稳定了人心获得了好评。

  但是宅院园林就不一样了,特别是那种园林式宅院,那个都是需要人维护保养的,出现破损还要修缮。

  要是荒废着不管,要不了几个月,价值就能跌一半,一年不管那里面的花木都得完蛋,也别想卖什么好价钱了。

  朱慈烺当时考虑这个情况,就让那边挑几个大宅,然后改成收费公园供人参观游览,看看在大明这种模式能不能维持住开销。

  扬州这次送来的就是开园一个月的经营情况,虽然不错但是也就勉强维持,后世参观苏州园林大家看的是古迹是文化。

  这个时代看这些有钱人的园林,那纯粹就是为了见见世面了,再加上这个时代人口流动性远远不及后世。

  这光指望本地人参观,本地人一年还能来几次不成。

  不过这些参观活动倒是促进了园林宅院的销售,有还几个就是参观后被相中,现在有人愿意购买。

  这种小事朱慈烺也就是看看就扔在一边,能维持就是好事,也算一种尝试。

  要是能把皇宫开放估计愿意看的人很多,但是估计崇祯肯定是不干的。

  至于富商的宅院,还真没有什么大的吸引力。

  第六份是马鞍山那边铁矿已经开始开采,上游两湖地区和淮南淮北的煤矿都在寻找,高炉和平炉也架也已经开始。

  皇明矿业担心煤炭开采那边的进度过慢,到时候炉子架好确没有煤用,因为挖煤也需要建矿洞,还要建炼焦蒸馏炉等等。

  所以马鞍山矿这边申请先从北方调运,应急使用。

  本来这样的事情不需要上报朱慈烺,不过这比额外支出并没有列入预算,又正好赶上上报工程进度的时候,所以他们干脆提一提。

  朱慈烺在本子上写了一个准字。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