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 第一百一十章_升官发财在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若是周边郡县的情况,也类似此处的话,那一穷二白的汾州也是无法独善其身的。

  重中之重的是,哪怕极可能被人当做无事生非、危言耸听,他也必须将此事尽快上报朝廷,竭力引起重视,越早进行防患,才越有可能安然度过这一劫。

  陆辞在看完关于粮库里存量数量的记录时,还是亲自去了趟粮仓,草草清点了袋数,亲眼确定过了,心里才稍定一些。

  往年虽有小旱,但只伤了皮毛,加上朝廷赈济及时,以至于现在尚有盈余。

  哪怕是在最坏的场景中,要应急地养活一整个汾州里的万余户,只要节省一些,撑个一两月,还是足够的。

  买粮是暂时不用指望的了。

  还不知蝗灾的影响范围会有多大,只要周边难逃一劫,粮食就将变得供不应求,价也跟着水涨船高。

  唯有先取粮库里的应急,熬到赈济粮来后,再撑到第二季的作物成熟,才算是彻底度过危机了。

  但陆辞刚要稍微放下心,就立即想到另一茬,不由神色微变。

  不好!

  往年归往年,今年的情况,可是大有不同的。

  ——被那场不久之前的荣王府大火所殃及到的,可是包括了左藏库等地方的!

  可想而知的是,在抢救库物的十万火急的时分,被列为首选的,当然是更为值钱、也不耐火烧的绫罗绸缎精细物件。

  笨重又数量甚多的粮食,就被理所当然地放弃了。

  资金蒸发,国力骤降,加上前些年官家四处修建宫宇所败的积蓄……

  要真发生点什么,至少三五年里,是做不出有效的应急方法的。

  而且就官家那沉迷修仙、热衷于装神弄鬼的一贯作风,陆辞实在不敢寄托希望到皇帝身上。

  他十分怀疑,届时蝗灾真的发生后,说不定官家实事不干,却要开坛祭祀了。

  那有什么卵用?

  除了给远离灾情的人们一些心理安慰外,难道还能让蝗虫们羞愧地畏罪自杀吗?

  不论如何,指望赈济,怕是不现实的。

  内忧外患下,陆辞只觉一个头两个大。

  怎么他运气这么不好?

  去到馆阁任职吧,馆阁失火。

  来到汾州吧,汾州闹蝗。

  莫不是他仕途前期走得太顺,后期就要闹得波折连连吧。

  陆辞难得地迷信了几分,最后还是深深地叹了口气,揉着眉心,从库房里走了出来。

  而之前还在关扑的那几人,已收拾好东西,摆出一副认真工作的模样了。

  ——哪怕他们胆再肥,知州表现又很是通情达理,他们也不可能敢在知州都辛苦忙碌时,在边上关扑戏耍啊。

  之前胆子较大,敢接陆辞话的那人,更是殷勤地送了干净水和巾子来:“公祖请用。”

  在粮仓里钻来钻去,陆辞身上面上的确沾了不少灰。

  于是对这份好意,他便笑着接受了。

  望着这一张张面带讨好、对即将到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