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第七十一章_升官发财在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得意,走着走着都带出了几分潇洒飘逸来,分外引人注目。

  陆辞揉了揉眉心,不着痕迹地错开了眼神。

  ……真想装作不认识这人。

  众人受引领入席时,几乎是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走的,生怕碰撞到什么,或是有半分失仪,犯了什么忌讳。

  偌大殿所,竟是鸦雀无声。

  他们会如此慎之又慎,显然不仅是因此试为最后一场、很是重要的缘故,更主要的原因,还出在官家身上。

  谁还不知道,殿试的主考官不是别人,正是当今陛下?

  不管官家是否已经亲至,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断断出不得半点差多的。

  赵恒之前虽只是匆匆露了个面,就很快经殿廊入了水阁中,但发现他的人,还是有那么一些的。

  但意外看到官家出现的那些人,都不约而同地保持了缄默。

  一想到官家此时此刻也许就坐在殿后水阁中,居高临下地打量诸位士人,就足够让知晓此事的人心潮澎湃了。

  他们恨不得立马开考,自己笔走游龙,大展才干——最好引来官家另眼相看,而不单单只盯着陆辞一人。

  在众人隐约的期盼之中,由御药院事前雕印好的试卷,也被一一发放下来。

  等所有人都拿到卷纸后,考官赵茴便清清嗓子,不疾不徐地宣布了开始。

  几乎是时漏被放下的那一瞬,所有试贡举人就齐刷刷地翻开了卷子的第一页,毫不犹豫地看向了此试的命题。

  映入眼帘的,便是《天德清明诗》,《清明象天赋》和《盛德大业论》。

  这是有多爱清明一词啊?

  陆辞嘴角微抽。

  倒不是它们难度太大,叫他有无从下笔之感。

  而单纯是这三命题的画风,看着很像是皇帝本人的手笔。

  陆辞轻轻叹了一声,借着研墨的这一小会儿,不但活动开了微微僵硬的手指,也顺利构好了腹稿了。

  他慢条斯理地提笔蘸墨,端端正正地落下标题后,就再无片刻犹疑。

  从今至古,他那些大大小小的应试经验,可不是白得的。

  在殿中所有举子之中,陆辞学识不是最好的,但心态却绝对是最稳的那个。

  他已意外得了两元的保底,有省元的升甲优待撑着,加上年龄这一优势在,只要别犯大错,就不可能阴沟翻船。

  只搏个中上名次,还是大有希望的。

  在其他人还有些患得患失时,陆辞已将心态调好,完全不受殿试意义带来的庞大压力影响,且立马就进入了应试的专注状态。

  至于命题,他倒半点不虚。

  毕竟类似的题目,他已在练习时就接触过无数道了。

  从落笔到收笔,他始终头脑清晰,文感通畅,屏气凝神下,洋洋洒洒地一挥而就。

  在四周人大多还在整理灵感时,他已干净利落地收了笔。

  竹制的笔杆捧在细瓷笔撑上时,发出清脆悦耳的碰击声,紧接着就是“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