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二章、大预备役战略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役的年限,要么缩短现役士兵的服役时间。

  想要把预备役数量提高到两百万,理论上是一点儿难度也没有,除了需要钱外。

  现在财神爷不给钱,那么这份计划不是扯淡么?这个资金缺口可不是几百万,陆军部东挪西凑就可以补齐,而是上千万。

  温迪施格雷茨亲王无奈的说:“卡尔先生,你不要开玩笑了。两百万预备役,这么多人每年都要进行定期训练,如果你们财政部不给钱,难道要我出去要饭?”

  毫无疑问,军方在这个时候抛出扩大预备役数量的提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争夺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

  大量的外资涌入,1850年的奥地利已经出现了几分繁荣的意思,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就算很多企业是免税的,同样也给政府带来了大量的税收。

  这并不矛盾,部分企业免税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和下游销售渠道同样也免税。

  尽管产业链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不过确实已经出现了。一家工厂创造的效益,绝对不仅仅是限于工厂本身。

  除了带动上下游直接产业链外,还带动了周边的餐饮、服装、副食品等配套产业的发展。

  不管资本家们的投资是不是理性,带动了奥地利经济的高速增长,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经济高速增长意味着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政府有钱了大家才能出来抢预算,陆军部只不过是胃口太大了一点儿。

  财政大臣卡尔不为所动道:“把预备役扩充到两百万,也不可能一步就到位吧?

  按照目前的情况,就算是每年增加二十万预备役,减掉超龄人员,最后完成也是十年后的事情了。

  你们的“大预备役战略”预算,实际上可以砍掉后面的一个零,几百万盾你们自己挤一挤也就出来了。”

  果然都不是省油的灯,无论温迪施格雷茨亲王怎么掩盖,这个弱点还是暴露了出来。

  温迪施格雷茨亲王解释道:“话不能这么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一旦俄国人出手打破局势,我们就必须要采取行动,尽可能的提高我们的军事实力,才是保障奥地利帝国安全最有效的手段。

  扩大预备役数量的办法很多,不一定要等士兵退役后转化,我们完全可以组织青壮进行一些简单的军事训练。

  战争爆发后,只需要一两个月时间,他们就可以变成合格的士兵,比单纯的招募新兵从头开始训练要快的多。”

  卡尔想了想说:“这个办法不错,可是花费太大了。俄国人就算动手了,战争也不会短时间内结束,奥斯曼帝国又不是纸糊的。

  根据以往的经验,最短也要打上两三年,要是拖的时间长了,打个十年八年也不是没有可能。

  到时候再用好了,放心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局,政府的重心都会转向军队,你们想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