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觉,心态变化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沙皇政府这里就不行了,地主们都还活着好好的,土地大都是这帮贵族们的,改革前俄国的平民庄园数量已经不足二十个,自由农民也只是拥有少量土地。

  这种背景下,想要压缩土地赎买价格肯定是做不到了。统一征收发放,不支付利息更是不可能。

  要不是因为大革命,弗朗茨也没有能力逼迫贵族们接受那么苛刻的条件。实际上,奥地利的土地改革也不彻底。

  很多没有被牵扯到叛乱中,也没有受到叛乱波及地区的贵族,依然拥有大量的土地,只要他们不愿意政府也不能强制赎买。

  没有爆发社会矛盾,主要是维也纳政府压缩了人均土地赎买面积,保障了所有人都可以赎买到土地,只不过地方不确定。

  后来随着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扩张,又开辟了海外殖民地,才让原本紧张的土地供应变得宽松了起来,土地多了矛盾才得意彻底解决。

  现在殖民部的移民宣传口号就是:去殖民地开荒,开出来多少土地,你就拥有多少土地。

  这是沙皇政府做不到,尽管国内可供开垦的荒地很多,但是这些荒地也是有主的。

  农民通过赎买获得的土地面积,平均下来居然比奥地利本土还要低。当然,这是计算了巴尔干半岛的结果,罗马尼亚地区和塞尔维亚地区贡献了不少耕地。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只是让13%的农奴获得了足够的土地;42%的农奴获得的土地,在支付赎买金过后仅仅能够勉强糊口;剩下的光靠土地无法养活自己,不得不出去做工。

  这为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原本紧张的土地问题逐渐得以解决。

  19世纪后期,俄罗斯帝国就因为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再次变得强盛了起来。

  现在很不幸,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刚刚起步,没有能力吸纳太多的人口。

  改革带来的社会红利,还来不及发挥作用;但是改革带来的社会矛盾,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密切关注俄国局势的走向,搞清楚各方投入的力量,做好干涉准备,我们不能够让俄罗斯出现大的变故。”

  弗朗茨当机立断做出了决定,让俄国人吃点儿亏可以,搞垮俄罗斯帝国还是算了吧!

  除非能够肢解俄罗斯帝国,一劳永逸的解决威胁,不然还是保留沙皇政府的好。

  毕竟,沙皇政府统治的俄国对奥地利威胁有限,国内有太多的人拖后腿,即便是雄才大略的亚历山大二世都改变了这个问题。

  要是打破了规则就不一样了,弗朗茨可以利用内乱的机会清洗匈牙利,把奥地利整合起来,谁能够保证俄国不出现一个厉害人物翻盘呢?

  起码亚历山大二世就有这个能力,在规则范围内进行改革,他没有办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