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章_山旮旯里的爱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心话(说句真心话),完们(我们)李家湾大队的富裕户,都比不上蔫们(你们)玉湖坪大队的一般社员户。”

  “是哈(是啊)!昌均哥,蔫们(你们)玉湖坪大队的人,好让人羡慕的……”邻居老三媳妇接过李昌华的话说。

  “其实,完们(我们)玉湖坪大队,也没有人嘎港的乃么好(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好)。没么得的(没什么的),只是传得神奇一点儿而已。”李昌均说。

  “昌均哥,蔫(你)是在为蔫们(你们)玉湖坪大队谦虚哈(啊)。”李昌华笑着说。“玉湖坪大队,在显贵书记的带领下,不仅仅是各项工作走在全公社,乃至是全县最前面,就连分到社员手中的粮食、油、肉等等,哪项不是全公社、全县第一?”

  “是哈(是啊)!蔫们(你们)一个月分一次肉,歹是(这是)真的吧;蔫们(你们)玉湖坪大队,各家各户都有结余的粮食借给别人,也是真的吧;蔫们玉湖坪大队,率先由大队统一负担‘五保户’的生养死葬,一点也不假吧……蔫还港(你还说)只是传得神奇了一点儿,乃个(谁)会信呢?再者港(再说),每次公社集会,或赶场时,蔫们(你们)玉湖坪大队的人,不仅穿得整齐、体面,花钱也不绛(像)完们(我们)紧紧巴巴的。”邻居老三媳妇接着老幺李昌华的话说。

  “歹些(这些)只是外表而已。完们(我们)有时做饭,也拌一点儿杂粮的。”李昌均说。“也并非清一色的大米吃到头。”

  “满足吧,昌均哥!蔫们(你们)只是有时,而完们(我们)呢?蔫又不是不晓等(你又不是不知道),一年四季吃的是番薯(红薯)和洋芋(土豆)。玉米、麦子、高粱和荞,对完们来港(对我们来说),都是细粮。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哈(啊)。”李昌华对李昌均动情地说。

  “就是嘛!原来,完(我)也曾绛(像)昌均哥刚才格儿港的(刚才说的),歹么(这么)想过。认为玉湖坪大队是在搞‘马屎皮面光,里面一包糠’的事儿。可是,经过完(我)无数次和玉湖坪大队的社员打交道,觉得玉湖坪大队不是浪得虚名……”邻居家老三媳妇接过李昌华的话题,继续说道。“再者港(再说),前几天红英姐到蔫们家替(你们家去)借钱,蔫媳妇儿(你媳妇儿)兰英眉头皱都没皱的,跑进房里就给了她20元钱。昨天,蔫(你)回来一趟,又给了她15块钱。没得一个星期,蔫们连眉头皱都不皱的,就给她35块钱。昌爱哥,蔫晓得35块钱,对完们(我们)李家湾大队是么得么(是什么吗)?……那35块钱,就是完们(我们)李家湾大队一个壮年男劳动力一年的收入哈(啊)……”

  “歹能说明么得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