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_山旮旯里的爱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均又坐下来。他心里明白,既使自己睡在床上,同样也睡不着。不如就呆在这里,一是陪陪汤书记,二是有人说说话,可以打发无聊且漫长的夜晚。

  “孩子她爹,蔫疼得很不?”玉荣关切地问。

  “孩子她妈,这点儿小伤算么得哈。没事儿的”显贵说。“平平一个人在家,蔫回替陪他替。”

  “没事的,和军宝两姐弟睡瞌睡哒。”

  “哦,那没事。”

  “蔫想吃点么得,完替做。”

  玉荣的关心,使得显贵的心里更加难受。此时,他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难受极了。

  “嫂子,完饿哒。”成均说。

  “呵呵呵,蔫就是个饿死鬼投胎的。”玉荣笑着说成均。

  “孩子她妈,他们都忙到歹个时候哒,肚子应该早饿了。”显贵对玉荣说。“蔫回替煮些面来,大家一起七(湘西方言,“吃”的意思)。”

  “完歹里(湘西方言,“这里,这儿”的意思)有面,完替搞(湘西方言,“做”的意思)。”田所长说。

  “还是算了哈。蔫一个月就乃么一点儿定额,七完了蔫下河替喝水哈。”玉荣劝田所长道。

  那个时代,虽说农村人过着半粮半草(一半粮食一半野菜)的生活,但对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惬意的生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忧而无虑。

  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还占了一个优势:荒山多。家里只要有劳力,人勤快点儿,开垦几亩荒山做自留地,种上一点儿麦荞之类的农作物,完全可以解决缺粮问题。喂上两头猪,一头当派购交公社,一头自己杀,这样不仅解决了过年吃肉问题,还解决了全年家里吃油的问题。这样的日子,比城市人过得不会差。

  当然,那年头是不允许自己开垦荒山,也不允许自己种农作物。否则,就会被说成是走什么什么的道路,是大会小会被批斗对象。其实,这不是绝对的,关键取决于大队部的那个领头人。玉湖坪大队,就是在大形势下的一个个体。他把领导从来不会去的几千亩深山,按家庭人口的多少分配到各家各户,美其名曰“自留地”(自留地,在当时是合理合法的,主要用于解决农民吃蔬菜的问题)。然后,让社员群众自己去开垦、播种、管理和收割。打得的粮食不上交,大队和生产队也不提留,由社员群众们自行支配。与此同时,他还鉴于夜晚劳动,人太少会出危险这一现状,亲自制定了两套方案:一套是由生产队长统一安排时间,全生产队去耕种自己的自留地;一套是由生产队或大队牵头,组成十五户或二十户为一个生产小组,由小组长统一安排时间。

  这样的方式、方案是很给力的。在那家家缺衣少粮的年头,玉湖坪大队不仅每年超额完成公社分配的交公粮和派购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