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六章_山旮旯里的爱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湖坪的晚秋,原野是裸露的。

  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碧海;一块块地,像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婴孩。没有春的繁华,没有夏的热烈,亦没有冬天的皑皑白雪。肃杀的秋风过后,给你平添一缕叶落归根的轻愁。人们默默地,一声不吭地,等待着遥远的春天早日到来。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玉湖坪大队的社员群众,按照预约的时间,从六点多开始,大家陆陆续续地从玉湖坪大队的田间地头、村村寨寨、旮旮旯旯里,赶往玉湖坪大队部。

  此刻,人们一扫两天前看着满满的粮仓,看着肥壮的牲猪和牛羊而露出的满脸喜悦,个个表情凝重,心情的沉重。心里暗骂着:是哪个缺德鬼,硬是不让大家过几天还日子,跑到上级告显贵书记的黑状。

  大家虽然在心里暗骂着那个缺德鬼,但脚步丝毫也没有停下来。他们只有一个心愿:早点赶到大队部,请上级干部把他们的贴心人——显贵书记早点放回来。

  是啊。有什么力量能够僭越民众的力量,有什么力量能大于团结的力量。“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个干部要获得人心和民心,必须抛开自我,真心实意地为人们去做事,做好事,做人们的贴心人。

  短暂的四年时间,玉湖坪大队几千名社员群众,在显贵书记的带领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实现了显贵书记上任时,在第一次社员群众大会上,他向全大队社员群众的郑重承诺:第一年,半草(菜)半粮少欠账;第二年,少草(菜)多粮不欠账;第三年,一天三餐还完帐;第四年,油富盐酣(湘西方言,生活富裕的意思)粮满仓。

  玉湖坪人永远不会忘记这四年。就是这四年,把人们遗失很久的人性和人心找了回来,把失去了的和谐干群关系照亮回来,更主要的是找回了民心和人们的希望。

  玉湖坪大队的社员群众,三三两两地、自发地赶往大队部。

  蒙在鼓里的大队部、生产队的干部们,还在大队部接受调查组的逐一问询。

  大队会计王真闲出来上厕所,看见社员群众们从四面大方往大队部这边赶,他跑进大队部,气喘吁吁地对王赵云副大队长说:“王副大队长,是乃们搞的(怎么回事啊)?蔫替看哈(你去看看),塔里的人越聚越多哒(了)。”

  王副大队长和大队会计王真闲走出大队部,自言自语道:“真是卵(乱)弹琴!”

  接着,他拍了拍王真闲的肩膀说:“蔫晓等是乃个组织的么(你知道是谁组织的吗)?”

  王真闲摇摇头说:“完也不晓等哈(我也不知道啊)。”

  “完们(完们)玉湖坪大队能有蔫(你)不晓等(不知道)的事儿?”王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