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章 第17章:皇家的赏赐_北地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日最先来到靖国公府的是国公爷的嫡亲弟弟和妹妹,南怀仁和南怀嫣一家。

  南怀仁近年来一直为南怀瑾打理南部事务,因此常驻渝州,一个月前回到燕京。

  南怀仁有两个嫡子,长子南山原是已故大妻所生,年十四,生的眉清目秀,做事也很妥帖,这两年一直被南怀仁带在身边教导。次子南山海与南江雪同岁,是南家三爷现在的大妻陈巧璐给他生的儿子,因南怀仁少在燕京,被陈巧璐娇宠的厉害。另还有两个庶子和三个庶女。

  南怀嫣早年嫁给了燕京城拓跋族家主的嫡长子拓跋敬,膝下有一儿两女。长女拓跋瑜年方二八,求亲的人正络绎不绝,儿子拓跋珉与南山原年龄相仿,小女儿拓跋玥今年8岁。拓跋敬任了个闲差,靠着祖上的基业和妻子南家嫡系血脉的荣光,一家人过的也很是富贵体面。

  几个男人聚在一起说一些军政之事,女人则帮助托娅打理寿辰相应事务,孩子们在护卫仆婢的侍候下,或跑马射箭,或饮茶谈天,说说笑笑,很是热闹。

  南氏宗亲大都在中午之前便到了,从下午开始,公府之外越发车水马龙,门阀世家和文官武将陆续抵达,部分高门望族也带了家眷。

  人们由军士和侍从引导入府,重要的宾客则由南怀仁、拓跋敬和公府长子南江风亲自相迎,比如北地上师上官长鹤,黑旗燕京近卫旅统领程嵩,以及新宾沁的两大望族苏家家主和古木布特家家主。

  不过古木布特家主的独子阔尔罕却没有同来,不知是否仍在色勒莫的营房里养伤。

  宾客们自然都会携带礼物,但因素知国公爷不喜奢靡,当然不会送什么金马玉雕,于是便挖空心思寻得一方古砚,或是一张好弓。记得曾经有位地方大员在公爷寿辰时呈了一份奏报,以该郡水坝竣工为贺,得到了国公爷的嘉赏——这个州郡的水患曾一直令人颇为头疼。

  国公府前庭有四个最主要的殿台,靖德台是南怀瑾处理公务的地方,靖思台是内书房,靖昭台多为点将犒军之用,正式的大型饮宴则常设于靖祥台。

  立于靖祥台前的“寿”字石雕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有人感慨“怀安大将军真是有心了,公爷之前常年亲自带兵与极北人作战,如今收到北线军的这份心意,定是非常感动”,也有人腹诽,“这南怀安看似不争权夺利,实则暗藏心机。说什么因北线战事不得而回,然后送来这么个东西,既显得自己尽忠职守,又讨了公爷的欢心,难怪一个出身低贱的庶子能步步高升!”

  不论人们怀着怎样的心思,但能来参加国公爷的寿宴都与有荣焉。是夜,靖祥台灯火通明。南怀瑾和托娅坐于正中主位,天元的礼部尚书居于侧方上手,由南怀仁亲自陪同。

  一番寒暄,几曲歌舞,公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