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五章 青海道 求助(二合一)_盛唐剑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局上,张九龄甚至觉得裴的理念常识,超他百年有余。

  他却不知这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真实的情况,又岂止百年?

  “张先生,喝水!”

  王难得恭恭敬敬的将水递给了张九龄。

  青海湖新定,藏有诸多暗涌,为了安全起见,王忠嗣特地让自己的心腹大将领兵护着张九龄四处巡察。

  王难得是个粗人,故而对于张九龄这样的知识分子很是敬重,一路来照顾的极为到位。

  张九龄也没有那些迂腐文人的臭脾气,客气的说了一声:“谢谢。”

  一文一武相处的还不错。

  “这些日子辛苦将军了,在陪我走一段,就能回去了!”张九龄喝着水,摸着额上的汗珠。

  现在正值夏季,青海道有一段是沙漠,他们正处在沙漠边缘,特别的闷热。

  正休息间,两个兵卒押着两人走了过来。

  张九龄、王难得听到动向,好奇的看过去。

  对方已经先一步大叫起来:“子寿贤弟,子寿贤弟,救命啊!”

  张九龄见来人一脸风尘,脸上身上皆是脏兮兮的,与路边乞丐相差无几,一时间都认不出来了。

  身旁一人,他倒是人的,是他的亲信下人,跟他一起来青海湖的,负责家中的事物。

  来人自报姓名道:“子寿贤弟,是我,是张光。”

  “张兄?”

  张九龄惊疑了一声,也认出了来人。

  张九龄与张光其实并不熟,相互间不过的点头之交。

  张九龄在河西凉州多年,诸多面孔都不记得了,何况是这幅模样,自然认不出来。

  张九龄相熟的是张光的弟弟中书令张说。

  张九龄与张说相交莫逆。

  历史上张说入拜宰相,对张九龄早寄以厚望,与他论谱叙辈,一路提拔。即便在病入膏肓之时,依旧像李隆基举荐张九龄。

  张九龄也得意出人头地,成为李隆基开元盛世最后的一位名相。

  现今历史以改,裴将张九龄收为己用。

  即便如此,张说也时常修书给张九龄,想要挖裴墙角,让张九龄入朝助他。

  只是张九龄并未答应,但两人的关系却亲如一家。

  在张九龄的记忆里,张光因张说的缘故官居左庶子,不是什么雄职却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职位,怎么这幅德行?

  王难得见来人是张九龄认识的,挥手让兵士将两人放开。

  张光抢步来到近处,道:“说弟遭人构陷,现以给陛下去相,囚禁于御史台,而今半数朝臣都落井下石。为兄实在想不到有何人能够救说弟,思前想后也只有子寿贤弟或有这个能力了。”

  张九龄脸色骤变,肃穆道:“怎会如此?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说好歹也是朝中首相,而且有功于朝廷,还是士林文宗,即便有什么意外,也不至于给关进御史台。

  张光怒气冲冲的道:“全是宇文融跟王那个小人作怪。”

  张九龄怔了怔,也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