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跟庙堂脱节了_盛唐剑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观,封常清、许远、高适等人一时半刻都有不知阿拉伯反常举动的用意。

  “不会是因为顾念面子吧!”

  许远提出了一个不是很靠谱的假象。

  裴笑道:“不是没有那个可能,便如当年的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固然远比不上官渡、赤壁之战令人耳熟能详。

  但事实上汉中之战的精彩,并不输于前两者。

  这一战堪称是三国时期最豪华的大战之一,刘备亲自帅战将领张飞、马超、赵云、黄忠、黄权、法正、魏延、吴懿等大将北上,这些人都是蜀汉军事力量的核心成员。

  而曹军也是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徐晃、郭淮、杜袭等,一个个也都是曹魏的核心大将。

  最终在张飞、黄权、黄忠、赵云等人出色的表现下,刘备军先从失利局面,一步步反败为胜,攻取汉中。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最出色的军事家,败给了刘备这个宿敌,面上无光,在退与不退间犹豫不觉,甚至还发生了杨修的“鸡肋”名言。

  莫斯雷马萨固然比不上雄才伟略的魏武帝,但是好面子这方面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为了面子,僵持着不愿意退,倒也说得过去。

  只是裴觉得自己的这个对手不应该是一个输不起的家伙。

  便如曹操一样,即便觉得丢脸,他还是选择了撤军,避免造成更大的伤亡。

  犹豫一时半刻,可以理解。

  但是长期拖延下去,就必有缘由了。

  裴让麾下文武不可大意,同时也让孙周密切留意阿拉伯境内的动向。

  一连数日,阿拉伯军营风平浪静,一点也没有进攻的意思,但是他们就是不退。

  这天裴收到了张九龄的来信。

  裴迫不及待的接过,满怀期待的裁开信封,但看信中内容,眉头不免微皱。

  信中的内容并非是他所期待的关于青海湖的治理方案,而是张说的事情。

  对于张说,裴还是很欣赏佩服的。

  身为一代文宗,张说统领文坛数十年,可谓士林翘楚。

  但是他并不是那种死读书的文人,反而充满了激进,是文臣鹰派的代表。

  他是文臣中为数不多的拥有扩张意识的人物,很多观念都跟裴不谋而合。

  其中裴提出的募兵制度就是历史上张说提出来了。

  盛唐军事之强,也因此而起。

  这些年他主外,张说主内,将相配合尤为默契。

  裴干的这般舒服,除了李隆基的器重,张说的配合也极为重要。

  却不想这才一年半不到的时间,张说竟然给关进了御史台?

  张说可是一朝首相,国之重臣,士林文宗,为大唐立过汗马功劳。

  如此重臣,不可轻辱,到底发生了什么,居然给关进御史台的台狱?

  这庙堂之上发生了什么变故?

  裴突然意识到一点问题所在,此次因为南诏的败局,自己的战略给破坏殆尽。

  不得已剑走偏锋,孤注一掷。

  强行运转唐王朝这台机器,先下手为强。

  阿拉伯是裴遇到最强大的劲敌,自己以弱势兵力,硬抗主力大军,可谓费尽心思,完全顾不上别处。

  对于庙堂上的情况是毫无所知,这信中的王到底是何人,自己半点印象都没有。

  他已经有些跟庙堂脱节了。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