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_天幕红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这个认识,他也认同“出离立场的观点在场的圈里无场可立”这个观点。假定可以把这些认识或观点作为原理来使用,那么基于这个原理,如果面对一个“出离立场”的事物,众生有多少立场和好恶就也应该有多少视角和解释,也就应该有多少反感和排斥。

  1万美元是什么概念?在奥布莱恩看来这是一个能把绅士变成魔鬼的的价码,况且叶子农还不是绅士。如果这个价码对他不起作用,那就说明一定还有比这个价码对他更重要的东西。那是什么呢?自由!那么什么是叶子农的自由呢?就是你不在公众视野里,没有公众评价,没有公众要求,没人知道也没人在意你是谁。

  一条思路正在他脑海里游荡,由远到近,由朦胧到清晰。

  他拿出电话号码本,查到一个叫“鲍尔森”的电话,鲍尔森是他的朋友,曾在美国中央情报局一起工作过11年,是位亚洲问题专家,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非常了解。

  拨通电话,奥布莱恩说:“是鲍尔森吗?你好”

  电话那头的鲍尔森说:“噢,是奥布莱恩,你好!你好”

  奥布莱恩说:“你是中国问题专家,向你请教个问题。”

  鲍尔森说:“你说。”

  奥布莱恩说:“中国的老百姓这个称呼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对军人和官员以外的普通民众的通俗叫法,就是平民的意思。”

  鲍尔森说:“是的:是这个意思,很准确。”

  奥布莱恩说:“哦,那我就知道了。打扰你了,谢谢”

  挂了电话,他接着又往公司公共关系部打了一个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个女士。

  奥布莱恩说:“请帮我查一下,迪拉诺公司有史以来都对哪些社会团体有过次以上的大额捐助,是次以上的:大额。把这些名单统计出来,打印一份马上送来。”

  女士回答:“好的:请您稍等。”

  放下电话,他把桌上的豆子收起来,从笔筒里拿出一支铅笔在纸上停顿,显然是想写点什么,想了想写下一行字:这个人只要一不是老百姓,就了。

  刚刚写下这行字,他马上把这张纸塞进旁边的碎纸机里销毁了。

  奥布莱恩索要的捐助资料都在公共关系部的计算机里,只需输人相关指令就可按指定分类调取,这份打印好的资料很快就送来了,共有4页纸,迪拉诺公司自1951年至今捐助过次以上的社会团体名单都在上面了,涉及宗教、政治、教育、慈善、公益等领域,对捐助的时间、金额、经办人、程序都有。

  粗略看了一遍:他把目光停留在一个政治组织的名字上:况世界民主联盟。这是一个国际性组织:资料显示,迪拉诺公司在4年里曾11次资助过该组织:平均4年就有一次捐助,捐助总额超过6万美元:其中最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