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章 近水楼台_西晋小厨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马炎多年精心准备,积攒力量、休生养息。反观孙皓,却是沉迷酒色、残暴不仁,更穷兵黩武。东吴有此一败,也是情理中事。

  其实,孙皓自幼聪慧,刚即位那会,他也采取了抚恤百姓、开创赈贫、减省宫女、放生异兽等一系列措施,治国有方,被奉为明主。只不过后来他渐渐露出了狐狸尾巴,以致民心丧尽。直到眼看便要亡国了,他才幡然醒悟,想出一条妙计来。

  既然是投降,那就应该向离得最近的敌军投降,这也是惯例。但是,孙皓却给琅琊王司马伷、安东将军王浑和龙骧将军王濬各上了一份降书。他的态度很明确,我孙皓反正是决定投降了,你们谁先来,我就先向谁投降。

  这场伐吴之战,最大的功劳之什么?自然是抓住孙皓。谁抓住了孙皓,谁就夺得头功。孙皓竟然以自己为诱饵,要挑起司马伷、王浑和王濬三人的内讧,也算是突发奇想。但是这三人中,王濬官职最低,却离建邺最近,最有可能接受孙皓的投降,另外两人会服气吗?当年魏军攻入成都,邓艾、钟会二人不正是为了争功而自相残杀吗?那件事也只是刚刚过去了十多年,谁又能肯定历史不会重演?

  …

  王浑接到孙皓的降书,不禁目瞪口呆,连声道:“这么快?怎么会这么快?”

  就在半个时辰前,他刚刚接到使者的回报,说是王濬拒绝了他停止前进的命令。想到自己一直按兵不动,以致错失夺取这场旷世之功的良机,他便是追悔莫及。

  扬州刺史周浚慌忙劝道:“将军应当从速过江,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王浑沉默半晌,方才挥手说道:“传令,渡江!”

  虽然下了这个决定,但他心里明白,再怎么快,也不可能快过王濬。

  …

  另一边,司马伷也接到了孙皓的降书。他却没有王浑的纠结,只是随手把降书放到一边,淡淡地说道:“传令三军,休息一日,后日清晨渡江!”

  作为这次伐吴最东路的统帅,司马伷有更多的机会第一个打过长江去,但他却没有这样做。他是司马炎的叔父,已是一方藩王,立再多的功劳也没有太多的帮助,唯一的可能就是功劳太多,以致功高盖主。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伷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按部就班,你司马炎让我打哪儿我就打哪儿,我就做个不拨不动的算盘珠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如今,孙皓的降书虽然摆在眼前,且不说他的动作不可能比王濬更快,就算比王濬更快,他也不可能去争这个头功!

  …

  建邺城外的江面上,千帆竞张,百舸争流,王濬负手立于船头,意气风发。朝廷派遣六路大军伐吴,他这一路距离建邺城最远,却没想到居然能够第一个进入建邺城。临老临老,却立这一场大功,人生若斯,夫复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