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章 崩溃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矛盾。

  当时,布鲁希洛夫希望美军能够加强俄军的防线。

  如此一来,就得让美军分批投入战斗,即分散到各个战场上去。

  显然,诺日罗夫不肯这么做,连马歇尔都不答应,而是坚持认为,美军应该在某一个战场上作战,并且成为绝对的主力。至于把美军一个师一个师的派往战场,诺日罗夫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为了这件事,布鲁希洛夫没有少跟诺日罗夫打嘴仗。

  可惜的是,每次闹起来之后,俄罗斯总统都偏向于诺日罗夫,让布鲁希洛夫无法以总司令的身份调动美军。

  闹到最后,布鲁希洛夫不得不妥协。

  不管怎么说,中国军队就快要打过来了,就算不能让美军去加强防线,也能让美军发挥作用吧。

  结果就是,美军被派去守卫乌拉尔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地区。

  这不是布鲁希洛夫的安排,而是诺日罗夫向俄罗斯总统请求后得到的结果。

  当时,还是十一月初。

  也就是说,当时布鲁希洛夫、诺日罗夫都没有想到,十一月底会遭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风雪。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诺日罗夫算计得非常精明。

  在他看来,中国军队在突破了俄军设在乌拉尔河东面纵深达到四百公里的防区之后,已是强弩之末,即便能够打到乌拉尔河,也没有冲击力了。美军可以凭借乌拉尔河,毫无悬念的守住防线。如果俄军在防御作战中有较为突出的表现,给中国军队制造了不少麻烦,美军还能发起反击。

  也就是说,最艰苦的任务都留给了俄军,美军将坐享其成。

  事实上,如果没有这场暴风雪,诺日罗夫很有可能得逞。

  要知道,他手里拥有三十个美军师,还有大批辅助人员,总兵力超过六十万,足以在乌拉尔到阿特劳的战线上发动战略反击。

  可惜的是,暴风雪改变了一切。

  俄军没有守住乌拉尔河东岸的防区,甚至没有给中国军队制造多少麻烦,就这么撤退到了乌拉尔河附近。

  虽然暴风雪也给中国军队制造了麻烦,但是诺日罗夫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即中国军队在平推了差不多四百公里之后,将以较为完备的作战能力面对美军,没有给美军留下发动反击的机会。

  此外,还有一个更让诺日罗夫头痛的问题:蜂拥而至的两百多万俄军。

  要知道,这是两百多万张要吃饭的嘴!

  搞得不好的话,这些又冷又饿,而且恐慌到了极点的俄军将冲垮美军的防线,甚至有可能爆发兵变。

  背上这个负担,美军还能作战吗?

  正是如此,诺日罗夫坚决反对俄军撤退到乌拉尔河以西,并且影响了俄罗斯总统,让总统直接下令,让俄军死守每一寸阵地。

  显然,这解决不了问题。

  死守每一寸阵地,就是让两百多万俄军官兵在饥寒交迫中等死。

  俄军官兵中,不乏爱国者,也不缺少作战的勇气,可是他们首先面对的不是敌人,而是暴风雪带来的严寒与饥饿。如果能够与敌人作战,他们不会退却,会为了自己的祖国坚守每一块阵地。可是他们不是在面对敌人作战,而是在面对无法战胜的自然力量,以及那道让他们等死的命令。

  结果就是,俄罗斯总统下达的命令,摧毁了两百多万俄军官兵最后一点斗志与士气。

  现在,不是布鲁希洛夫命令俄军后撤,而是两百多万俄军官兵不顾一切的涌向已经冰冻住的乌拉尔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