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二十八章 毁灭性武器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泛研究,比较有名的还有“人体急冻技术”。这项技术,说白了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人体冷冻起来,保证细胞在冷冻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细胞液膨胀而死亡。当然,这项技术,主要用途就是让一些得了绝症的患者能够在未来、比如十年、二十年之后,在所患疾病能够治愈的情况下,获得重生的机会。后来,这项技术的主要用途不在医疗领域,而是在宇航领域,因为在飞往遥远星系的时候,宇航员不可能熬过漫长的旅途,只能让生物时间停止,即通过冷冻的方式让宇航员进入假死状态,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再解冻。只是,在大战期间,如何让解冻的生物体活过来,还是一个大难题。

  除了专门针对人的基因武器,还有针对农作物的基因武器。

  只是,在大战期间,中国与美国的农业生产都主要依靠农业工厂,而要在农业工厂内做到完全屏蔽外界干扰,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因此基因武器对主要农业作物的破坏效果并不理想。

  至于破坏自然环境,那就更是不可能了。

  要知道,地球上有数千万种生物,就算中国与美国的科技实力再强大,也不可能研制出针对所有物种的基因武器。

  后来,有人认为,如果美国把矛头指向热带雨林,人类就得完蛋,因为热带雨林吸收了全球排放的六成二氧化碳。如果没有热带雨林,那么要不了几年,温室效应就会破坏地球的自然环境。

  显然,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

  首先,美国根本不可能破坏热带雨林,因为热带雨林里有几百种植物,要想同时灭绝几百种植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其次,就算美国用基因武器毁灭了热带雨林,人类文明照样有解决办法,比如用聚变核电站提供的强大清洁能源来分解二氧化碳,或者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由此可见,基因武器实际上没有想像的那么恐怖。

  事实上,美国没有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基因武器,就是因为基因武器的实际效力根本不足以扭转战局。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国大规模使用基因武器,中国就会进行报复,甚至会破坏所有交战原则。对美国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结果,因为战略主动权在中国手里,中国想怎么打,美国根本无法阻止。

  基因武器改变不了战争结局,其他武器也一样。

  这场战争,拼的是综合国力,科技类武器也一样。只有综合国力超过对手,那些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具有实战价值。更重要的是,至少在二零五五年,美国还没有被逼到必败的境地。在有希望取胜的情况下,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都不会贸然使用有可能毁灭整个人类的武器。要知道,如果人类文明毁灭了,那么谁都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还会为此输掉一切。

  当然,打到二零五五年中期,美国取胜的希望已经不大了。

  进入六月份,在中国陆军向圣彼得堡推进的时候,中东战场上的战火再次点燃,蒋博文发动了代号“沙暴”的进攻战役。

  到此,中国军队在全部战场上都进入了战略进攻阶段。

  事实上,这也是中东战争开打近三年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主动发起进攻,也是最后一次主动发起进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