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三十二章 晚打不如早打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认为应该在二零五六年登陆北美大陆,而且最好是在年初,以便在二零五六年中期翻越横惯北美大陆的洛基山脉。按照牧浩洋的估计,如果能够在二零五六年登陆北美大陆,就有把握在年底到达美国东海岸。

  问题是,要在二零五六年初登陆北美大陆,就得在此之前占领夏威夷群岛。

  事实上,牧浩洋安排在年底攻打夏威夷群岛,就是基于这个原因,而他的攻占对象只是群岛东部的某座大型岛屿,而不是占领整座群岛。在他眼里,夏威夷群岛只是进军北美大陆的跳板。

  可惜的是,现在出了问题。

  牧浩洋只有一个选择:把进攻夏威夷群岛的时间提前。

  七月初,他认为能在月底发起进攻。随后发现,舰队的准备工作不到位,而且物资调运工作无法在两个月内完成,至少需要三个月。别忘了,澳洲会战在五月底才结束,而且小规模战斗还在进行。

  结果就是,牧浩洋把进攻夏威夷群岛的时间订在了八月底。

  把作战行动提前三个月,准备时间缩短一半,肯定会产生很大的麻烦,最突出的就是部队集结与物资运送。

  当时,庞跃龙建议在七月底或者八月初发动一次小规模进攻,夺取夏威夷群岛西部的某座岛屿,作为进攻夏威夷群岛的前进基地,而中途岛就是较为理想的选择,能够极大的减轻后期作战压力。

  审慎考虑之后,牧浩洋否决了这个提议。

  原因很简单,在夏威夷群岛西部,就没有一座岛屿大到能够容纳数十万军队,也就不可能成为进攻跳板。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即进攻夏威夷群岛不需要前进基地。

  虽然从马里亚纳群岛出发,到夏威夷群岛有一万公里,期间只有威克岛,而大型电动运输机的最大航程也就一万公里出头,还是轻载时的航程。但是这些问题,在二零五五年都已得到解决。

  比如,空军装备了空中充电机,能够在十五分钟内,同时为四架大型电动飞机补充全部电能。如果以一对四的方式全程伴飞,几乎能够让大型电动运输机具备无限续航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充电飞机很容易改装,就是用大型电动飞机装上一套小型聚变供电系统,只要有需要,空军能在一个月之内提供上千架。

  此外,海军也有所准备。当时海军已经开发出一种“甲板系统”,能够在低海况的情况下,把五艘以上的平甲板货轮拼接起来,组成一座浮动机场,提供一千五百米的跑道,供大型电动运输机起降。

  可以说,空运根本不是问题。

  至于其他方面,更加不是问题。比如支援力量,到时候至少有八十艘护航航母、近两百艘火力支援舰、近三百艘武装护航舰可供海军调用,即便不算主力舰队,也能为陆战队提供三千架战术战斗机与两千门大口径电磁炮的强大支援力量,确保陆战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登上夏威夷群岛的任何一座岛屿。

  护航问题也已得到解决,由护航航母、反潜战舰、武装护航舰与全电动潜艇为主的护航力量,使运输船队安全抵达目的地的概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货物的在航损失率低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

  有了这些基本条件,牧浩洋自然不用考虑夺取前进基地了。

  说得简单一点,强大的舰队就是陆战队的前进基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