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二章 分赃大会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月二十四日,第九次东方同盟集团首脑会议在横滨召开。

  把会议安排在横滨进行,可以说别有深意。要知道,战争在这里爆发,因此黄瀚林希望在这里结束。当然,这有两层含义。一是在这里发表东方同盟集团共同宣言,把美国无条件投降写进东方同盟集团的战时宪章。二是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东方同盟集团首脑会议,下次将是战后的胜利庆祝大会。

  既然是希望,就得有所准备。

  到达横滨后,黄瀚林把接待其他国家首脑的工作交给了杜小蕾,只亲自接待了远道而来的欧洲联邦总理皮诺。

  这个时候,谁都能想到,战后将是中国与欧洲联邦的世界。

  当然,从根本上讲,还是中国的世界。只是在美国战败之后,全世界范围之内也就只有欧洲联邦拥有能够与中国抗衡的实力,其他任何国家,包括在人口上超过中国的印度,也不可能是中国的对手,甚至没有与中国做对手的资格。要知道,印度在经济上已经与中国连在了一起。如果中国打算收拾印度,根本不需要出动军队,只需要抽光印度的外资,就能让印度在一夜之间变成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也正是有欧洲联邦,中国才不可能独霸世界。

  同样的道理,如果黄瀚林想主导战后的世界秩序,首先要做的就是摆平欧洲联邦,要么让欧洲联邦俯首贴耳,要么让欧洲联邦唯利是图。显然,前者不大可能,毕竟欧洲联邦是中国的盟国,而且在大战结束之后,国内的民众也不会允许政府打动下一场战争。那么,就只有设法拉拢欧洲联邦了。

  当时,没人知道黄瀚林与皮诺在六月二十二日夜间谈了些什么。

  直到大战结束五十年,欧洲联邦政府的一些与大战期间有关的绝密档案解密,这次秘密会晤的内幕才公布于众。

  黄瀚林想要得到的,就是让皮诺支持他的主张,即美国必须无条件投降。

  为此,黄瀚林肯定做出了很大的让步。

  有趣的是,皮诺不但有自知之明,还做出了同等的让步,似乎非常乐意跟黄瀚林一起瓜分战后的全球利益。

  客观的讲,黄瀚林肯把战后的全球利益拿出来分享,肯定是皮诺求之不得的好事。

  要知道,黄瀚林就算不肯让步,皮诺也得在美国投降的问题上做出退让,而且不见得能在战后跟中国分享全球利益。

  结果,这变成了中国与欧洲联邦在大战期间的最后一次秘密合作。

  从影响上看,这也绝对是最大的一次秘密合作。

  根据欧洲联邦公布的绝密档案,黄瀚林首先承认了欧洲联邦在欧洲大陆、北非与北大西洋上的利益,并且承诺中国不会插手欧洲大陆、北非与北大西洋事务,等于变相承认地中海是欧洲的内海。作为回应,皮诺承认由中国占领英国,并且不谋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