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五章 遗迹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爆炸理论,就不难明白了。

  宇宙人类已经证明,绝大部分外星文明的发展模式都与人类文明不同,其首先接触到的是量子理论,而不是重力场理论。也就是说,文明的正常科技发展线路,应该是在量子理论取得了重大突破之后,才会产生重力场理论,并且由此把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最终统一到一个完整的物理理论之下。

  这一点,在火星的文明遗迹中得到了证实。

  根据考古发现,火星文明比地球文明早诞生了大约二十亿年。主要是火星体积更小,冷却速度更快。大概在三十亿年前,火星上就出现了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并且出现了第一批微生物。在随后十亿年间,火星上出现了高等智慧生物,并且发展成了文明。根据一些生物遗迹,基本上可以断定,火星文明也是碳基文明,即构成生命体的依然是以碳元素为主的有机物。由此可以大致断定,就算火星人在外形上与人类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是在本质上的差别并不大。

  大概在二十亿年前,也就是火星上出现智慧生物后一千万年左右,火星文明达到了巅峰时期。根据火星上的遗迹,当时火星人已经建造了一套环绕火星赤道的加速器,很有可能已经在量子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只是,导致火星文明灭绝的原因,很有可能也与火星文明有关。

  比如,过渡的资源开发,导致火星资源枯竭。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不过都有一些间接证据。比如,根据对火星的全面考察,发现火星上有大量的金属氧化物,而这些氧化物里的氧元素远远超过了正常水准,比火星上的氢元素多得多。在正常情况下,氧元素最容易与氢元素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物就是水,而火星上的氢元素偏少。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火星文明肯定掌握了可控聚变核技术,让氢元素成为主要的能源资源,并且大量消耗了氢元素,使得火星上的资源严重枯竭,最终导致火星文明灭绝。另外一个间接证据就是,火星上的氦元素非常丰富,而氦元素是氢元素在聚变后的产物。

  问题是,火星文明真的灭绝了吗?

  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当时,就有科学家提出,既然火星文明掌握了可控聚变核技术,哪怕没有在重力场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也应该有足够的宇航能力,应该能够向附近的行星殖民,并且在一些星球上建立殖民地。虽然在二十亿年前,地球上的环境极为恶劣,无法让碳基生命存活,但是火星文明也不至于就这么抛弃太阳系吧。要知道,大概在十五亿年前,地球上的环境就已经大为改善了,第一批生命体、即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在这个时候出现,也就拥有了可供碳基生命生存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以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