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五章 小行星撞击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陆运动,所有陆地都会下沉,新的板块将抬升出海面,成为新的陆地。在此期间,巨型火山喷发、超级大地震等等地质灾害,将在“天狼A”上持续上百万年之久。

  这次撞击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做个较为直观的说明,在撞击点附近,地壳将下陷大约二十公里,而在撞击点的正中心将出现一座高度大约是珠穆朗玛峰两倍的山峰,而组成这座山峰的,就是在撞击时软化了的地壳。在撞击点的正对面,也就是“天狼A”的另外一侧,则会出现一块新大陆,其面积比澳大利亚还要大百分之五十,且平均海拔高度将比澳大利亚高得多,而这块新大陆也是撞击后的产物。

  当然,在撞击后,“天狼A”上的生物不会立即灭绝。即便在一百年之后,也会有一些生物幸存下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撞击不是物种大毁灭的直接原因。

  对“天狼A”上的生物来说,撞击后的间接灾难才是真正的毁灭原因。

  最严重的灾难,将是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年、甚至是一千年的强酸雨。

  形成强酸雨的主因就在于“天狼A”上。

  这颗行星的直径比地球大了百分之二十左右,但是总质量与地球相差不大,主要就是海洋覆盖率更大,而且海洋的平均深度大得多。探险飞船测得的最大深度在五十公里以上,估计“天狼A”上海洋的平均深度在十到十五公里之间,差不多是地球的十倍。粗略估计,其海水总量是地球的五十倍。

  除此之外,还与“天狼A”的地壳有关,即其地壳比地球薄得多。

  另外,还与“天狼A”的组成有关,即其组成元素中,硫元素比地球高一些,铁元素要比地球少一些。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撞击之后,大量海水在高温下蒸发,而地壳内的硫元素因撞击释放到大气层内,与高温水蒸气产生化学反应,产物就是数十万亿吨的硫酸与亚硫酸,然后是百年以上的强酸雨。

  这一切结束的时候,“天狼A”上的智慧生物也就不存在了。

  当时,探险飞船还执行了一个任务,即在撞击发生的时候,去“天狼A”上收集生物学标本,包括两种智慧生物的标本。

  完成这个任务之后,探险飞船将在“天狼A”的轨道上停留四十五年,直到下一艘探险飞船到达。在此期间,探险飞船将研究“天狼A”的生物学标本,并且保存下必要的DNA样本,以便今后恢复“天狼A”的原貌。当然,探险飞船最重要的任务,还是执行监视智慧生物的任务。如果小行星撞击没有彻底消灭“天狼A”上的智慧生物,那么就得在必要的时候采用其他手段,甚至得直接摧毁“天狼A”。不管怎么说,消除“天狼A”上潜在的威胁才是首要目的。

  在此期间,准确的说是在撞击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