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一章 高歌猛进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把战场限定在朝鲜东北地区。如果志愿军渡过鸭绿江,联军可以从惠山出发,袭击志愿军侧翼。

  可以说,只要第一陆战师顺利完成作战任务,即便地面战争开打,联军仍然掌握着战场主动权。

  因为志愿军地面部队还没入朝,空中力量又没完全恢复,所以联军只有一个困难,自身的极限作战能力。

  要在一周之内从咸兴打到金策,沿着朝鲜崎岖不平的公路推进两百多公里,绝非易事。

  进攻的前两天,除了在新浦遭遇较为顽强的抵抗之外,联军几乎没有遇到成建制作战的人民军。

  一路上,联军最大的麻烦就是修复被人民军炸毁的桥梁隧道,清除道路上的地雷。

  从新浦出发后几个小时,第一陆战师不得不把工程部队放在前面,让充当急先锋的装甲部队放慢脚步。

  前四十八小时,联军损失了数百名工兵。

  推进并不顺利,似乎预示着进攻不会有好结果。

  只是在其他方面,联军没有遇到料想的麻烦。

  打到第三天,志愿军的空中力量都没出现,或者说没有对联军地面部队构成威胁。虽然在第一陆战师攻打洪原的时候,志愿军的战斗机再次越过鸭绿江,向联军发起挑战,但是严阵以待的美军制空战斗机立即出动,给予对手迎头痛击,毫不费力的驱赶了敌机,没让地面部队受到威胁。

  联军地面部队要做的,就是加快推进速度,不要浪费时间。

  这一天,还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到达清津港的“海蛇”号完成了维修作业,再次具备出港作战能力。等到补充的鱼雷送到后,汪誉涵就能再次率领“海蛇”号出海,挑战联军的海上霸权。二是在日本海上躲藏了数日的“海龙”号终于现身,而且在当天晚上就进入了清津港。

  因为没有受到联军反潜力量攻击,也没有在作战中消耗多少弹药,所以“海龙”号只需要在清津港停留几个小时,为AIP系统补充燃料、进行基本维护,就能与“海蛇”号一同出海。

  两艘潜艇不算多,但总比没有强。

  为了表彰“海龙”号官兵在作战中的英勇表现,以及做出的巨大贡献,黄峙博亲自为萨非墨颁发了特级战斗奖章,“海龙”号则荣立集体特等功。因为黄峙博是陆军将领,徐褶涛又有要务在身,所以由志愿军海军潜艇作战参谋周渝生为萨非墨等人颁发奖章。

  牧浩洋随周渝生一同去了清津港。

  他不是去给潜艇兵颁发奖章的,而是与汪誉涵、萨非墨商讨新的作战任务。

  还有一批在反击战中跳伞逃生的飞行员在联军实控区内,虽然这些飞行员已经与敌后游击队会合,但是联军加强了战线上的封锁力度,游击队无法把飞行员送回来,所以必须派特种部队过去。

  在牧浩洋的争取下,志愿军司令部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两栖特种部队。

  没有制空权,要想深入敌后,潜艇是唯一的投送工具。

  为此,“海蛇”号还在维修的时候,海军把减压舱送了过来。因为没想到“海龙”号能在此时赶回来,所以只有一具减压舱。

  只是,“海龙”号的回归,大幅度提高了特种渗透作战的成功率。

  在“海龙”号的掩护下,“海蛇”号有更大的把握靠近半岛东海岸线,把特种部队送上敌人控制的海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