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敌人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甚至把一些重要位置留给了空军将领,提高了空军的地位。

  只是,他做得不够彻底。

  不是他不敢做,而是没有机会。

  要知道,一直支持他的陆风烈都是“大陆军主义份子”。陆风烈支持他,不是想提高空军的地位,而是南京军区承担中威胁台海的战略重任,而在台海方向上,空军的价值显然超过了陆军。

  在陆风烈这一代军人眼里,空军仍然是陆军的附庸。

  成为志愿军总司令,掌握了指挥志愿军的大权之后,黄峙博才获得了机会,开始全面推行军事改革。

  在志愿军搞联合作战,显然比在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军区司令部搞改革容易得多。

  由此不难理解,黄峙博为什么会在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上表现得咄咄逼人,让两位副司令成为摆设。

  黄峙博不是不想听到异议,而是不想让异议产生负面影响。

  在人事任命上,黄峙博就表现得非常开明。

  除了极少干预战术指挥,大胆把指挥权下放给参谋之外,黄峙博还摒弃门户之见,提拔与任命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中级军官。这其中就有杨禹方、周渝生、牧浩洋、母祁铁与戚凯威等人。

  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部队,受到不同战术思想的影响,在作战行动上的分歧也很大,但是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都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机会,而且用行动证明,他们不是只会讲理论的空谈家,而是注重行动的实干者。

  一个多月下来,这些年轻军官用行动证明了他们的能力。

  现在,黄峙博要做的,就是把他们收拢起来,组成一个规模小得多,但是能在重大问题上做出正确决定的参谋班子。

  黄峙博让牧浩洋他们过去,就是要给他们安排新的位置。

  只是,这么做,显然把手伸到了廖文纲与徐褶涛的腰包里,等于挖别人墙角。

  几个参谋都不是笨蛋,在黄峙博那里见到其他人的时候,都明白了过来,总司令想抛甩开两位副司令,单独决策。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牧浩洋说不清楚,其他人也说不清楚。

  如果在和平时期,这肯定不是好事,因为这等于把所有权力交到一个人手上,让军队成为一个人的军队。即便在战争时期,也不见得是好事,因为总司令独揽大权,等于把赌注押在了一个人身上。如果总司令能力超群,具有非凡的远见卓识,比任何人都了解战争,那么他将成为军队的灵魂,成为率领军队取胜的核心。可如果是一个平庸的司令官,能把一支所向无敌的军队送进坟场。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黄峙博是那种具有非凡远见卓识的司令官吗?

  别人可以怀疑,可是牧浩洋等几个参谋却不能怀疑。

  站在参谋的立场上,在他们走进黄峙博的办公室,直接向总司令效劳的时候,他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