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部队渡江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了指挥关系,其他问题就好解决了。

  为了做到虚张声势,让联军认为志愿军的主力还在鸭绿江南岸,大部队过江后,所有后勤保障工作都交给了人民军,而志愿军的后勤部队随同主力部队活动,以便让主力部队看上去更加强大一些。

  要知道,此时过江的只有主力部队的三分之一。

  三个主力集团军中,已经有近六万名官兵渡过了鸭绿江,正利用人民军修筑的战略防御工事稳步向南推进。

  如果联军发现渡江的不是八万人,而是区区两万多人,肯定会有所防范。

  箭已离弦,不管戚凯威的伪装战术能否发挥作用,志愿军都将在大部队渡江后的第四个小时发动全面进攻。

  与阿伦上将预测的一样,黄峙博把重点放在东线上,而且正是从盖马高原发起突击。

  这个战术选择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到底该怎么打,不是由指挥官决定,而是由战场环境决定。

  在很大的程度上,地形条件决定了地面战术。

  朝鲜战场上,可供选择的反击方向只有三个,即西线、东线与中路。

  从地形条件出发,西线肯定不是理想选择,因为平原地区更适合高度机械化的联军地面部队,也能使联军的制空权得到充分利用,对于缺乏空中掩护的志愿军来说,在平原上作战本身就是冒险。

  如果只考虑敌我态势,中路是最佳选择。

  问题是,如果从中路发起进攻,也就是从联军东西两线军团之间打开突破口,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迅速穿插的突击能力,二是足够多的兵力。只有迅速穿插,才能在联军堵住突破口之前取得决定性胜利。只有兵力充足,才能在打开突破口之后,扩大突击范围,在整条战线上向联军施压。可惜的是,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没有空中掩护,地面部队的突击速度肯定快不起来。在仅有三个主力集团军、而且只能投入三分之二兵力的情况下,要想全线进攻更加不可能。

  剩下的,只有东线了。

  由实际情况选择了主攻方向,剩下的战术选择就得看指挥官了。

  最初的时候,黄峙博盯着第一陆战师。按照他的判断,动用三个集团军,围歼第一陆战师的难度不会很大。不管怎么说,这支志愿军不是小米加步枪的步兵,而是拥有大量主战装备的精锐之师。即便没有制空权,只要战术应用得当,特别是充分利用了进攻开始后的几个小时,就有把握包围第一陆战师。

  在一场战斗中歼灭一个美军陆战师,肯定是非常重大的胜利。

  只是,其中的困难也非常突出。

  最大的问题是,把三个主力集团军放在东部沿海平原上,兵力肯定非常惊人,也就更容易遭到毁灭性的空中打击。

  要知道,只要联军反应过来,一个波次的空中打击就能摧毁一个装甲师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