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一章 战术新应用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讲,让一架J-6重新上天,肯定比制造一枚巡航导弹低得多。

  在志愿军的催促下,中国空军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翻新了六百架J-6,并且为大约两百架J-7做了复飞处理。

  这些战斗机在交付给志愿军之后,都安装了遥控飞行装置。

  如果有必要,空军还能在一个月之后,交付同等数量的老式战斗机。因为很多老式战斗机都已破败不堪,所以后面的翻新工作更加麻烦,进度快不起来。只是空军非常积极,因为处理掉这些战斗机,等于甩掉了一个包袱。要知道,即便把战斗机放到沙漠里,也要派人看守。那些封存的战斗机,更得每隔半年拖出来重新处理一遍,确保零部件不会因为长期封存而锈蚀。

  这次,志愿军空军动用的,正是第三批无人驾驶战斗机。

  短短十五分钟之内,两百架J-7与两百架J-6就从后方空军基地升空了,随即以最快速度越过鸭绿江,朝联军的战斗机群飞去。

  为了加快无人驾驶战斗机的起飞速度,后方的地勤人员想出了很多办法。

  比如在放飞J-6的时候,一些地勤人员为其安装了火箭助推发动机,让这种原本要滑行上千米的战斗机在不到两百米的跑道上就拉了起来。还有一些部队充分利用了高速公路,让无人驾驶战斗机直接从公路上起飞。

  对联军来说,这绝对不是好消息。

  无人驾驶战斗机群还没有越过鸭绿江,美军的E-3C就发出了警报,随即判断出来袭的全是J-6与J-7。

  对美军来说,这些战斗机并不陌生。

  在之前的两次大规模空战中,志愿军就用这些谁也瞧不起的战斗机创造了奇迹,打得联军落花流水。

  虽然在正规空战中,无人驾驶战斗机根本没有威胁,但是在电磁战中,它们却是正宗的“大杀器”。

  面对汹涌而来的无人驾驶战斗机,美军别无选择,只能立即动员防空战斗机进行远程拦截。

  这也正是美军总结出来的实战经验。

  只要拦截距离够远,而且够及时,就能把无人驾驶战斗机的威胁降到最低程度,让志愿军无法进行电磁战。

  问题是,要想同时拦截四百架无人驾驶战斗机,难度显然不是一点半点。

  这些战斗机不是同时进入的,而是保持着非常整齐的队列,相邻两架战斗机的间隔距离都是三十公里,以确保一架战斗机上的电磁战斗部引爆之后,不会使相邻的战斗机失控,也就不会产生连锁反应。

  如此一来,美军至少得向每架无人驾驶战斗机各发射一枚导弹。

  不说别的,仅从成本上计算,这就非常不划算了。

  一枚AIM-120C的单价在一百万美元以上,而AIM-120D的单价是其两倍,一架无人驾驶战斗机的改造费用也就几万人民币,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