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五章 多头进攻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题。

  问题是,东线上不止第九装甲师。

  到十月十五日上午,东线的韩军已经超过四十万,而且有三个主力师与五个战前组建的独立旅,精锐部队的总兵力超过八万。

  这支力量,绝对不可小觑。

  从某种意义上讲,韩军已经把重点转向东线。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

  第一次战役中,美军遭到重创,两个在东线打主力的陆战师全军覆没。战役后,美国当局在是否继续打下去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没有及时向韩国增兵,连已经完成动员的第一装甲师与第二装甲师也留在了本土,没有开拔。结果是,美军必须集中兵力守卫西线,只能把东线的防御重任交给韩军。

  为此,韩军只能把主力全部放在东线。

  以东线的交通情况,特别是元山以南地区的地理环境,也更适合韩军,而不是装甲师这类的重型部队。

  用一个集团军对付四十万韩军,就算魏成龙没有丝毫畏惧,也不大乐观。

  理想的防御方式不是建立防线,而是充分利用第六十五集团军的装甲力量,跟韩军打运动战。

  在此安排下,第六十五集团军将在必要的时候发起进攻,拖住东线的韩军。

  黄峙博的要求并不高,第六十五集团军只要坚持到战役结束就行了。如果能够在东线取得突破,自然最好不过。如果不能取得突破,志愿军也能在第二次战役结束之后,在东线发动一场战术进攻。

  总而言之,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基本任务是守住元山。

  事实上,关键在第三十九集团军身上。

  如果让黄峙博选择,肯定会让第六十五集团军参与西线战斗,把第三十九集团军留在东线。可是在他做出这个安排之前,陆风烈打来电话,要他充分考虑第三十九集团军全体指战员的感受。

  虽然陆风烈没有明确要求什么,但是黄峙博不是笨蛋。

  第一次战役中,第三十九集团军负责攻坚,损失非常惨重,可是在评定战果时,却排在了第六十五集团军之后,甚至不比第十六集团军好多少。虽然黄峙博亲自制定的战果评定标准非常公正,但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官兵却难以理解。要知道,消灭第二陆战师的是第三十九集团军,阻挡第一陆战师突围的也是第三十九集团军,而第六十五集团军只打了咸州,没有参加围攻咸兴的战斗。

  这种不满情绪,很快就转变成了实际行动。

  战役结束之后,理应损失最惨重的第六十五集团军优先获得补充,可是总装备部与总后勤部却把优先权给了第三十九集团军。

  因为补充由后方总部负责,所以黄峙博也插不了手。

  事实上,这也可以理解,从第三十九集团军走出来的将军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而且大部分都在四总部任职,人脉关系极广,影响力也非常大。与之相比,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