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山穷水尽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办?

  在此期间,美军潜艇司令部也在用超长波电台向“北卡罗来纳”号发送信息,希望能够联系上这艘潜艇。

  努力没有任何收获,“北卡罗来纳”号像石沉大海一样,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再三顾虑后,美军非洲战区司令部向反潜巡逻机下达了命令,投掷鱼雷,攻击那艘正在向北航行的潜艇。

  只是在这道命令中,美军后方指挥官要求反潜巡逻机在完全确认了目标身份之后,才能将其击沉。

  这算什么要求?

  难道还有不把潜艇击沉的办法吗?

  落实到行动上,反潜巡逻机只能尽量拉开鱼雷的投放距离,并且只投放一条鱼雷。

  如果到目标上空投放鱼雷,而且投下多条鱼雷,不管是不是“北卡罗来纳”号,都将被鱼雷击沉。

  在距离足够大的情况下,“北卡罗来纳”号肯定能避开鱼雷。

  如果那艘潜艇确实是“北卡罗来纳”号,受到鱼雷攻击后就会主动上浮,或者投放通信浮标。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鱼雷入水后不久,那艘潜艇就急加速,同时紧急上浮。

  那艘潜艇真的是“北卡罗来纳”号?

  三架P-3C没有再次投下鱼雷,而是在巡逻区域上空盘旋,等待“北卡罗来纳”号投放通信浮标。

  它们等到的,不是“北卡罗来纳”号发出的信息,而是陡然改变的势态。

  “鲨鱼”号上浮到一百五十米深度后,修正了航行姿态,以三十五节的速度向北航行了大约一海里,等到追踪而来的MK46到达相同深度后,再一头钻进深海,以最快的速度穿过了二百五十米到三百五十米之间的温度跃层。

  虽然MK46跟着紧急下潜,但是在经过温度跃层时,丢失了目标。

  到达四百米深度后,鱼雷重新启动了搜索程序,沿着螺旋形航线搜寻攻击目标。等到鱼雷再次发现仍然在向北航行的是“鲨鱼”号时,距离已经拉开到两海里以上,而鱼雷剩下的航程只有不到三海里了。

  在相对速度为二十节的情况下,鱼雷不可能在三海里之内追上两海里外,航速高达三十五节的潜艇。

  航线末端,MK46上的自毁装置启动,引爆了战雷头。

  爆炸声,干扰了“鲨鱼”号的被动声纳,也干扰了反潜巡逻机投下的声纳浮标。

  因为“鲨鱼”号采取了必要的规避战术,即便换成“北卡罗来纳”号,也会采用同样的战术,所以直到这个时候,反潜巡逻机上的美军官兵仍然无法肯定,开始攻击的是不是“北卡罗来纳”号。

  只有等到潜艇浮上水面,或者投放声纳浮标,才能确定其身份。

  等了大约两分钟,鱼雷爆炸产生的干扰信号消失,主动声纳浮标再次探测到仍然以三十五节速度向北航行的可疑潜艇,而海面上没有出现通信浮标、无线电台也没有收到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