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两手一起抓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国家掌握了电磁战的对抗技术,一个是中国,另外一个是美国。

  日本要想从中国获得军事技术,显然不可能,别说中国不会卖,美国也不会允许日本这么做。

  那么,日本就只能从美国采购改进装备了。

  问题是,按照美国的计划,最快也要到二零二二年,对百分之四十的主战装备进行了改进之后,才能确保在下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中不至于败下阵来。也只有到这个时候,美国才会出售电磁对抗装备。

  这就意味着,在二零二二年之前,除非日本自己搞了出来,不然就别想获得能在大规模电磁战中取胜的武器装备。

  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也是日本无法回避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如果日本卷入某场战争,美国会袖手旁观。到时候,美国不但会向日本出售电磁对抗装备,甚至有可能把已经做了改进的装备出售给日本,帮助日本打赢战争。

  相对而言,中国仍然拥有装备上的优势。

  当然,装备上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电磁战领域。

  在其他方面,中国的装备优势依然明显,比如中国已经拥有了第四代战斗机,而且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率接近百分之百,在战时的生产规模不会受到限制。又比如中国拥有日本没有的航母与攻击核潜艇,在海洋战场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即便在东海争端中很难用上地面部队,可是中国拥有一支规模不算太小,而且非常精锐的陆战队,日本却没有类似的两栖作战力量。

  从军事角度出发,中日之间最大的差距,还是在基本军事思想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是战败国,所以日本的军事力量一直受到限制。虽然在冷战时期,为了对付强大的红色帝国,美国放松了对日本的监管力度,允许日本组建一支军事力量,但是在之后的数十年之内,日本的军事力量只能用于防御,而不具备进攻能力,不是一支完备的军事力量。

  虽然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日本开始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在引进F-22A的时候,购买了配套的对地攻击软件与弹药,随后在自产的F-22J上,使用了自行开发的火控软件系统,为使用自制的对地攻击弹药铺平了道路,但是这些努力,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取得成果。

  短短四年之内,日本能获得有限进攻能力已经非常不错了,而要获得美军那样的进攻能力,没有二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绝对不可能。

  相对而言,中国军队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

  虽然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也奉行防御战略,严重忽视了现代战争中重要的进攻性军事力量,即空军的建设。但是在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前十几年,中国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以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