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深海猛龙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音水平具有方向性,在某个方向上会特别明显。

  比如潜艇的正后方。

  因为率先发现对方,还及时机动到位,在日本潜艇靠近时,还关闭了推进器,所以“海龙”号轻而易举的咬住了四艘日本潜艇。

  跟踪了几个小时,到二十六日傍晚,萨非墨发现了问题。

  四艘“苍龙”级没有分开,而是排成较为整齐的编队,航向也没做调整,似乎并不担心在同一海域游弋的中国潜艇。

  难道日本艇长这么有信心?

  深思熟虑后,萨非墨觉得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如果四艘“苍龙”级不是从大隅海峡进入东海,而是去了冲绳岛,很有可能悄无声息的进入战区。

  原因很简单,大隅海峡的海文情况产生了影响。

  作为第一岛链上最重要的海峡之一,大隅海峡北面是九州岛、南面是大隅诸岛与种子岛等岛屿。冷战期间,大隅海峡是西方集团封锁红色海军的主要战场之一,超过四成的苏联潜艇从此进入太平洋。

  对于从东海进入太平洋的潜艇来说,大隅海峡是一条理想通道。因为北上的黑潮在此分道,一路流往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另外一路则经大隅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在黑潮的带动下,潜艇可以关闭主推进器,以三节左右的速度悄无声息的航行。

  对于前苏联海军那些噪音巨大的核潜艇来说,大隅海峡绝对是理想之选。

  为了对付前苏联的潜艇,冷战期间,美国与日本在大隅海峡的海底铺设了数百具噪音监测器。

  只是,对于从太平洋进入东海的潜艇来说,就没有这么理想了。

  因为海峡的平均水深不到一百米,所以潜艇无法深潜避开黑潮。在强大的黑潮面前,潜艇要想达到四节的巡航速度,就得以七节的速度航行。在海峡最窄处,黑潮的流速加快,潜艇甚至得把航速提高到十节左右。

  这个速度,使得潜艇的噪音明显增强。

  不然的话,“海龙”号也不可能在几十公里之外探测到四艘“苍龙”级。

  此外,自身噪音增强后,潜艇的被动探测能力将明显减弱,日本潜艇很难发现远处的“海龙”号。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肯定会让日本艇长感觉良好。

  问题是,四艘“苍龙”级为什么不分开行动?

  虽然几十年来,常规潜艇遵循的仍然是“狼群战术”,特别是在正规海战中,集中行动的常规潜艇远比单独行动时强大得多。在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中国潜艇能够多次取得惊人的战果,与集中行动不无关系。但是“狼群战术”不等于要让所有潜艇一起行动,特别是在搜寻目标时,每艘潜艇都是“头狼”,在发现目标之后再集中行动,以集群攻击的方式瓦解敌人的反潜网。

  在狭窄的东海,四艘“苍龙”级足以铺开一张巨大的伏击网。

  也许,日本艇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