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二章 头号王牌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J-20机群能够及时赶到没什么好奇怪的。

  按照空军的作战安排,一个J-20中队在九点半之前就已赶到,其中四架伴随KJ-2000活动,另外八架参加舰队防空作战。

  杨禹方下达命令之前,八架J-20已经前出到预警机东面,只是没有启动雷达,而是在等待F-2机群逼近。因此在杨禹方下达命令之后,其中四架J-20仅用一分钟就转移到预警机附近,把掩护预警机的战斗机增加到了八架。

  率领这四架J-20的,正是空军上校晏鹰搏。

  按理说,像晏鹰搏这样的“战争功臣”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都应高就,很多比他晚参战的飞行员都离开了一线部队,一些去了总参谋部、一些去了空军司令部、最差的也到航校当了教官,可是不知道他哪根筋出了问题,战争结束就主动申请加入J-20的试飞团队,参与研制定型后的军方试飞工作。

  做出这个决定,让晏鹰搏背上了很大的包袱。

  准确的说,是来自家庭的压力。

  原因很简单,试飞员驾驶的都是没有完全定型的飞机,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工作的危险性非常大。

  当然,试飞员的待遇也非常高。

  在试飞部队,上校的待遇比得上空军少将。

  对于没有上过战场的飞行员来说,试飞工作确实很危险,可是在晏鹰搏眼里,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在朝鲜战场上,他两次被联军战斗机击落,两次活了下来。

  大风浪见惯了,试飞那点小波涛在他眼里算不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晏鹰搏确实需要更高的待遇,或者说需要赚更多的钱,因为他的儿子就要上小学了,而且他的母亲还瘫痪在床,重点小学的赞助费需要十多万、母亲一个月的医疗费需要一万多。这些都得靠他,所以他需要待遇更高的岗位。

  此外,参与J-20试飞,也是晏鹰搏的梦想,因为他早就想驾驶这种第四代战斗机了。

  他的申请很快就得到批准,一是黄峙博与廖文纲给了他特别照顾,二是J-20的试飞工作确实需要一名实战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晏鹰搏是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中国空军的头号空战王牌,仅比美军的头号空战王牌少两个战果。加上两次被击落的经验,可以说他最清楚第三代战斗机与第四代战斗机的差距,也最清楚中国的第四代重型战斗机需要特别重视哪些性能。

  接下来的一年半里,晏鹰搏全程参与了军方的验收试飞工作,为J-20的总设计师提出了十多项改进意见。虽然他的建议没有被完全采纳,但是得到了重视,而且一些不涉及到战斗机总体结构的细节问题已经得到改进。比如,为J-20配备全套电磁战武器系统,使其具备更强的电磁战能力。

  在此期间,晏鹰搏由中校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