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六章 末端拦截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的红色信号正在迅速减少。

  当他注意到屏幕中央的蓝色信号时,才明白过来。那个用亮黄色线条圈起来的蓝色信号代表的就是“兰州”号,其他蓝色信号是舰队里的其他战舰,此时剩余的几个红色信号全都朝“兰州”号飞了过来。

  也就是说,反舰导弹的首要攻击对象就是“兰州”号。

  显然,这些反舰导弹非常先进。

  从理论上讲,在没有预先输入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反舰导弹会优先攻击信号特征最为明显的目标。如果反舰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则会攻击雷达反射信号最强烈的战舰,一般情况下都是排水量最大的战舰。

  在东海舰队中,有两艘052C型驱逐舰,在雷达反射信号的强度上没有区别。

  更重要的是,在防空作战中,两艘052C都在舰队的东面,即处于最容易遭到攻击的位置。

  这不是胆大,而是为了充分发挥052C的远程防空拦截能力。

  作为主力防空战舰,052C必须确保舰队里的其他战舰不会受到攻击,而不是躲在其他战舰身后。

  当时两艘052C靠得非常近,都在反舰导弹的搜索与攻击范围之内。

  反舰导弹没有攻击“副舰”,而是直奔旗舰而来,表明不但具备主动雷达引导能力,还有被动雷达引导能力。

  也就是说,“兰州”号在承担舰队防空作战指挥任务的时候,发出的大量无线电信号暴露了身份。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作为旗舰与主力防空战舰,“兰州”号得协调指挥舰队里的所有战舰参与防空作战。

  这下,牧浩洋也紧张了起来。

  随着反舰导弹逼近“兰州”号,护卫舰发射的防空导弹派不上用场了,接着投入战斗的是“兰州”号上的两门速射炮。

  万幸的是,“兰州”号已经及时调整航向,把左舷对准了导弹来袭方向。

  这样一来,分别位于舰桥前方与机库顶部的两门速射炮能够同时作战,把末段拦截火力增强了一倍。

  只是,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在“兰州”号上的速射炮投入战斗的时候,仍然有四枚反舰导弹没被击落。

  理论上,“兰州”号上的两套末段拦截系统最多能在一个会合中各拦截两个目标。

  也就是说,此时的情况达到了“兰州”号末段拦截能力的理论最大值。

  实战中,任何一种作战系统的战斗力都很难达到理论最大值。

  指挥中心的气氛很紧张,所有参谋都放下了手上的工作,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

  在这个时候,参谋也无能为力。

  末段拦截系统完全自主作战,根本不需要人员控制,因此能否成功拦截来袭导弹,与人员素质完全无关。

  牧浩洋也很紧张,毕竟他也在“兰州”号上。

  如果反舰导弹击中了舰桥后方水线部队,而且配备的是半穿甲战斗部,那么防空作战指挥中心里的所有官兵,以及邻近的舰队作战指挥中心里的大部分官兵都难以幸免,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快的过程。

  反舰导弹飞完最后三公里,仅需要十秒钟。

  看着大屏幕上的红色信号一个接一个熄灭,直到最后一个熄灭,牧浩洋才松了口气,杨禹方等人也松了口气。

  只是,还没等大家欢呼,战舰就猛的震动了一下,接着传来了低沉的爆炸声。

  指挥中心内的官兵立即呆住了,开始明明看到最后一个红色信号已经熄灭,怎么还是被导弹集中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