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 关键装备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日本获得了打击中国战略目标的能力,中国将毫不犹豫的把战争扩大到国家层面上,直接轰炸日本的军事基地,甚至动用战术核武器摧毁日本的战略报复能力。

  只要中国轰炸日本本土,美国就得把成千上万的士兵派上战场。

  美国直接参战,那就不是局部冲突了。

  只是,喜田多一郎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非常强硬,即日本必须获得一种足够先进的进攻性飞机。

  钱德勒不得不在技术文献上玩手段。

  他答应出售的是F-22A的改进型号,而不是FB-22。

  事实上,FB-22与F-22A与很大的区别。除了机身的主体机构基本一致之外,这是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作战飞机。比如FB-22的机身长度比F-22A增加了三米,采用了无尾式全翼身融合升力体机构,不但没有垂直尾翼,连水平尾翼都没有,完全依靠矢量喷管与副翼控制航向。

  这种独特的结构,让FB-22没有任何空战能力。

  没有采用B-22的代号,而是在前面加了一个F,也只是为了证明这是一种战术性质的轰炸机,或者说是更强调打击能力的战斗轰炸机。

  也正是独特的结构,让F-22A不可能改进成FB-22。

  美国空军的FB-22都是重新生产的,而不是在F-22A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就算能改,也要花很大的功夫,肯定无法在短期内交付使用。

  为此,美国提供的,实际上是配备了FB-22火控软件的F-22A,即通过改进软件系统来增强F-22A的对海打击能力。

  至于其他方面,基本上与F-22A没有区别。

  可以说,钱德勒不但是一名出色的军人、精明的情报家,还是一名很有头脑的商人。

  在这笔合同中,美国不但没有吃亏,反而大赚了一笔。

  通过出售FB-22级别的F-22A,不但能够卖掉更多的F-22A,还能在改进火控软件上大赚一笔。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笔合同,足以证明F-22A的先进性能与改进潜力。

  如果今后还有别的国家希望获得具有强大打击能力的F-22A,那么由日本出资改进的战斗机就是最佳选择,获益的却是美国军火商。

  显然,美国军火商不可能向日本支付专利使用费。

  完成意向谈判后,喜田多一郎把接下来的事情交给了外交人员。他没在华盛顿停留,当天就启程返回东京。

  只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喜田多一郎搭乘的专机起飞后不到两个小时,记者就获得消息,驻扎在关岛的F-22A机群集体飞往横须贺航空站。随后,一些记者获得内幕消息,美国国防部已经与数十名飞行员签署了志愿合同。

  这下,美日之间的秘密军事写就没有任何秘密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