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二章 绝地反击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稳定,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特别是一直遭到压制的民间力量,经济就能发展、经济问题就能得到解决。美国却不然,在劳动力价格过高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解决所有经济问题。

  比如,与中国打贸易战。中国损失的仅仅是高端产品,而除了美国,欧洲也能提供类似的产品,而且欧洲企业肯定乐意填补美国企业留下的空白。美国失去的,则是关系到四亿人日常生活的各种廉价商品,而且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短时间内填补这个缺口,替代中国制造。

  傅秀波的意思很明确,如果美国紧咬不放,中国就要拼个鱼死网破。

  麦克米伦不得不做出让步,也就不得不在对日军售问题上做出严厉限制。

  显然,这个问题不可能通过军事手段解决。

  会议结束前,麦克米伦再次强调了之前的决定,即在东海冲突结束前,不再向日本提供武器装备。

  这给钱德勒留下了转圜空间,因为这意味着,在战争结束之后,军售不受限制。

  只是,另外一个决策就让钱德勒有点难以接受了。

  麦克米伦不但限制了军售规模,还让钱德勒按照自己想办法,延期交付战舰,确保日本没有能力扩大战争规模。

  显然,总统不想在这个时候跟中国对着干。

  还好,会议举行前,已经交付了一百二十架F-22A与一百二十架F-16C/D,而且日本在此之前已经采购了配套弹药。

  至于延期交付战舰的理由,难不到钱德勒。

  别的不说,在出售的四艘“自由”级滨海战舰上就有不少美军的敏感设备,在交付给日本之前必须拆除。至于两艘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可以用升级火控系统为名,在港口里多停留一段时间。

  美国东部时间六月七日上午,钱德勒见到了来访的中岛俊夫。

  虽然两人没有讨论日本政局,但是钱德勒很快就发现,主导政变的,很有可能就是这个脚踏实地的退役上将。

  原因很简单,在谈军售问题的时候,中岛俊夫不但没有提到喜田多一郎,还提出了全新的方案,一套能够让美国接受的方案,即由日本提供资金、美国出技术,由美国的造船企业为日本设计建造几种大型战舰。

  因为是重新设计,所以对东海冲突没有影响。

  中国再蛮横,也不可能对美日的长远合作指手画脚,不然美国就有理由对中国在南亚与中东搞的军售说三道四。

  当然,中岛俊夫也提出,新建战舰很难迅速形成战斗力,所以日本仍然会从美国采购现有战舰,以充实海上自卫队。

  谈判进行得很顺利,让钱德勒觉得很轻松。

  这也让钱德勒放松了警惕,甚至让他觉得,中岛俊夫发动政变的目的不是要把战争打下去,而是要阻止小林光一扩大战争规模,尽快与中国停战。

  果真如此的话,中岛俊夫就是一个可以合作的对象。

  只是,钱德勒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

  中岛俊夫到达华盛顿的时候,今井利村正在策划开战后规模最大的一次空中打击,日本空中自卫队即将打破持续了五天的平静。

  北京时间六月八日凌晨一点三十分,今井利村在冲绳岛前方司令部下达了作战命令。

  十五分钟之后,第一个F-22A中队升空。

  日本空中自卫队的绝地反击开始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