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新岗位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错。

  如果装备建设与制造、后勤调度与分配与军事行动分开,需要另外请示,肯定对军事行动非常不利。

  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这个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虽然在傅秀波的支持下,陆风烈亲自担任志愿军“后勤总管”,掩盖了后勤保障不力造成的问题,但是不能因此认为中国军队的后勤保障没有问题,更不能因此而忽视后勤保障不力造成的影响。

  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后勤保障得力,第二次朝鲜战争很有可能在朝鲜海峡北岸结束。

  显然,黄峙博确实有自己的想法,即从整合装备建设着手,建立起完全由总参谋部控制的后勤保障体系。

  后勤保障本来就是军事行动的一部分,由总参谋部统筹管理无可厚非。

  在“装备建设联合办公室”中,仍然是陆军唱主角,戚凯威既负责陆军装备建设,也负责协调各军兵种,空军由母祁铁少将担纲,海军负责人是牧浩洋,二炮则是章玉廷大校,此外还有一名技术顾问。

  仅看人事安排,就能知道黄峙博有多么重视这个机构。

  在此之前,戚凯威少将是总参谋部作战处负责人,母祁铁是空军作战处负责人,章玉廷则是二炮作战处负责人。虽然牧浩洋才回总参谋部,但是参加过东海冲突,还是舰队主要参谋军官。

  让牧浩洋稍感惊讶的是,陆雯担任了技术顾问。

  不管这是不是黄峙博的安排,都更加证明了该机构的重要性。

  技术顾问不参与各军兵种的装备建设规划,只负责技术可行性研究,即在开发新式装备的时候,提供参考意见。

  显然,陆雯的重要性不亚于戚凯威。

  装备建设,特别是新式装备的研制工作,就是利用与应用最新技术成果。新式装备能否研制成功、大规模装备部队,就得看在技术上是否具备可行性。拿J-20来说,虽然性能足够先进,但是在研制过程中忽视了技术可行性,导致服役后难以大规模量产,也没能形成完备战斗力。

  回来的当天下午,牧浩洋就见到了陆雯。

  “实验中心那边的事不用你管了?”

  “大部分科研项目都已步入正轨,钱仲泰教授领头搞的《科技白皮书》也已出炉,暂时没我什么事,所以申请回来做些实质性工作。”陆雯笑了笑,说道,“黄总很给面子,让我跟你们合作。听说,你是自愿回来的。”

  牧浩洋也笑了笑,没有跟着陆雯的话题往下说,转而说道:“刚回来,很多事情都不熟悉,今后还得向你请教。”

  “上校,你也太客气了。”

  “应该的。”

  陆雯看了牧浩洋一眼,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吗?”

  “上午才到,我还没去找老戚呢。”

  “你的工作,与他没有多少关系,找不找他都一样。”陆雯稍微停顿了一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