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七章 疯狂计划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量,而要把制海权利用起来,还需要其他作战平台,比如两栖突击舰队。

  既然不受影响,牧浩洋参考美国海军的模式,规划出了同等数量的两栖突击舰队。

  也就是说,仅以C1级航母为准,就需要建造六艘两栖攻击舰、六艘综合登陆舰、六艘船坞登陆舰与十二艘多用途运输舰。为了这六支两栖突击舰队,需要建造六艘巡洋舰、六艘驱逐舰与十二艘护卫舰。

  这些,只是攻击力量。

  为了给六支航母战斗群与六支两栖突击舰队提供后勤保障,至少需要十二艘快速战斗支援舰与十二艘综合支援舰。如此一来,还得为这些支援舰队额外建造六艘驱逐舰与六艘护卫舰。

  按照这个标准,五年之内建成与动工的战舰将达到一百二十艘。

  这还不是全部,因为还得算上潜艇。

  以两支战略核潜艇部队为准,至少需要建造六艘战略核潜艇,以及为其提供直接掩护的六艘攻击核潜艇。为了掩护航母战斗群与两栖突击舰队,至少需要十二艘攻击核潜艇。此外还得建造十二艘以上的攻击核潜艇,用来执行其他任务,比如搜寻与跟踪敌对国的战略核潜艇。

  除了核潜艇,中国海军肯定无法立即放弃所有常规潜艇。

  以为每支舰队配备一个拥有八艘常规潜艇的潜艇大队为准,至少需要二十四艘。

  算上潜艇,中国海军在五年之内需要建造一百八十艘大型舰艇。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疯狂的计划。

  要知道,在二零一八年出台的美国海军造舰计划中,在二零二四年之前也只规划了六十艘战舰。

  当然,牧浩洋没有把这份规划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这只是黄峙博心血来潮做的事情。

  让他万分震惊的是,在提交规划的第二天,黄峙博就把他叫了过去,让他根据国家工业力量,特别是造船能力,在这份规划的基础上,制订一份更加详细的、具有可行性的造舰计划。

  显然,黄峙博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事出有因。

  牧浩洋没有立即着手制订详细计划,而是花时间对造船厂、以及参与战舰建造工作的主要企业进行了考察。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数据,他还向国务院索要了国家工业发展规划书。

  黄峙博的态度已经表明,他要的不是一份疯狂的计划,而是一份能够完成、具有现实意义的计划。

  行动起来的不止牧浩洋,还有戚凯威、母祁铁与章玉廷。

  在同一时期,他们也各自提交了军兵种的发展规划,而且都在随后按照黄峙博的要求着手制订具有可行性的军备发展计划。

  这些,让牧浩洋认识到,肯定发生了非常重大的事情。

  三月底,一条由朝鲜当局公布的消息,证明了牧浩洋的猜测。

  经过一个多月的全面勘探,最终确定,赴战湖金矿的探明储量为二千七百吨,预测储量则高达五千吨。

  更重要的是,朝鲜已经与中国签署协议,将用这些黄金偿还欠款。

  虽然牧浩洋不懂经济与金融,但是国际舆论的强烈反映,足以说明问题。

  仅仅四个小时后,美国联邦政府发表声明,希望朝鲜当局妥善处理国家财产,避免沦落为他国代言人。

  随后,国际金价不跌反涨。

  到四月四日,国际金价突破了每盎司二千八百美元,打破了在金融危机期间创造的最高纪录。

  危机已经形成,全球格局即将发生剧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