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为下一场战争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甘情愿的接受货币贬值。”

  “这……”

  “对一个民主国家的民众来说,什么情况下最容易接受政府的政策?毫无疑问,只有在战争威胁下,民众才会为了国家安危心甘情愿的牺牲个人利益。也就是说,当其他手段都失灵了,战争成了唯一选择。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增发的货币非常有限,美元却在短期内迅速贬值百分之五十以上。战后几年,在美元贬值拉动下,欧元、日元、人民币等主要货币纷纷贬值,反过来又拉动美元继续贬值。”李明阳笑了笑,说道,“事实上,早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就有人指出,唯一的出路就是全球主要货币同时贬值,稀释由美国欠下的巨额债务。可是在和平时期,没有正当理由,美国政府不可能让货币贬值,而且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货币发行权。二零一零年前后,新任总统推出的重组方案在国会遭到反对,增加联邦债务的提案差点被否决。以美国的金融体制,只要联邦政府没有增加债务,美联储就很难名正言顺的增发美元。”

  “所以,美国需要一场战争?”

  李明阳点了点头,说道:“在林德伯格两届任期的前几年,美国的绝大部分金融救市政策都以失败告终,金融环境没有任何改善,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只要持续下去,要不了几年,金融危机就会转变为经济危机。在这个大背景下,不管林德伯格怎么想,战争都无法避免。”

  “这也是我们参战的原因?”

  李明阳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转而说道:“很明显,美国输掉了战争,却赢得了经济。第二次朝鲜战争后,美国率领西方国家走出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迎来了新的黄金发展周期。”

  “只是,这远远不够。”

  “这就是关键,第二次朝鲜战争只是弥补了以前的漏洞,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下一次危机的根源。”李明阳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从根本上讲,只要西方的金融体制没有发生变化,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就难以避免。区别只是,在十年后、还是在二十年后爆发,以及下次解决危机的成本。”

  “怎么区别?”

  “看来,你对这个问题也有所了解。”

  “老李,我只是随便问问。”

  李明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对美国来说,缺乏的就是一个对手。设想一下,如果有一个像前苏联那样的对手,美国就有足够的理由扩充军备,也有足够的理由让纳税人心甘情愿的承担更多的税赋,也有理由在必要的时候,发行更多的美元。在这场游戏中,美国联邦政府是赢家,因为可以延迟下一场危机到来的时间。西方的银行家则是更大的赢家,因为可以通过货币贬值获得更大的利益。”

  “老李,有一个问题,我想不明白。”

  “什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