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一章 标杆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统能够通用各种海军弹药,包括射程二千五百公里的巡航导弹,但是在绝大部分时候,“北京”号就是一艘典型的防空战舰,主要任务就是为航母提供掩护,充当航母战斗群的防空支柱。只有在获得了绝对制海权与绝对制空权之后,才会装上巡航导弹执行对地打击任务。

  从某种意义上讲,“北京”号让美国海军加快了CG-X项目的设计与建造速度。

  如此强大的战舰,造价自然不菲。

  即便是中国海军采购,“北京”号的建造价格也高达一百二十亿元,二号舰“上海”号也达到了九十八亿元。

  如此高昂的价格,使得“北京”号很难大批量建造。

  说得简单一点,一艘“北京”号相当于四艘052C型驱逐舰,而其战斗力肯定比不上四艘驱逐舰。

  结果就是,在“北京”号下水当天,海军没有按计划批准第二批两艘的建造合同。

  两个月之后,在广东造船厂与青岛造船厂做出重大让步,承诺把第二批两艘的建造价格降低百分之二十之后,海军才批准了这份合同,下达了第二批两艘的建造订单,此后再也没有建造该级巡洋舰。

  当然,对中国海军来说,“北京”级绝对不止象征意义。

  在二零三零年之前,也就是C1号与C2号航母服役之后,中国海军最多只需要四艘巡洋舰。

  没有更多的航母,也就没有必要建造更多的巡洋舰。

  “北京”号的下水仪式非常隆重,不但腾耀辉亲自拉开舰首上的帷幕,黄峙博也在百忙之中抽时间赶了过去。

  作为海军装备建设的主要负责人,牧浩洋也去了现场。

  因为以北京市命名,所以北京市市长还应邀前往广州造船厂,为这艘万吨巨舰剪彩,并且送上了北京市的市徽。

  搞得这么隆重,无非是要展示中国海军的实力。

  只是,谁都知道,这艘战舰最快也要二零二四年才能服役,而且将首先编入“黄帝”号航母战斗群。

  用外界的话来说,“北京”号下水,使海军军备竞赛骤然升温。

  一个月不到,日本海军首先宣布,将在“赤城”号建成服役之前,建造一艘大型防空战舰,以充实航母战斗群。

  年底,美国海军高调表示,CG-X项目将在二零二二年六月结出第一个果实,首舰“长滩”号将在二零二四年年底之前服役,编入“福特”号航母战斗群,随后将分批次建造三十二艘。

  当然,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北京”号开始舾装后,海军首先明确了X2项目的主要工程指标,把控制造价放在了首要位置上。

  按照海军的要求,X2巡洋舰的战斗力必须达到“北京”级的百分之八十,造价必须减少百分之四十。说得更加直接一点,X2巡洋舰必须是一种海军采购得起、也使用得起的大型战舰。

  招标工作在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底开始。

  此时,海军已经决定采购第二批两艘“北京”级。

  牧浩洋仍然负责装备审核,即负责招标工作。为此,他得经常更造船厂的攻关经理打交道,还得经常去造船厂进行实地考察。

  二零二二年一月初,在他从青岛造船厂回来后,黄峙博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红包”。

  凭借在总参谋部服役期间的优异表现,牧浩洋在三十八岁之前就晋升为海军少将。虽然他不是最年轻的海军少将,周渝生在三十七岁的时候就是海军少将了,但他是前途最为光明的海军少将。

  这个月,牧浩洋还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做父亲。(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