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一章 动员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军都会发动进攻。

  相对而言,临时调整进攻计划,还不如按照原计划行动。

  一天之内,印度陆军无法拿出一套新的进攻计划,唯一的选择就是按照原计划,在二十六日凌晨发动进攻。

  显然,印度在二十四日夜间进行战争动员的时候,战争就爆发了。

  由战争动员决定战争,并不是新奇事物。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协约国与同盟国双方都把对方进行战争动员当成开战的第一要素,几乎所有同盟条约都针对战争动员,即只要敌对国进行战争动员,就意味着战争已经爆发。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与一战前的情况差不多。

  在高度敌对的情况下,任何一方进行战争动员,都会被另外一方看成是开战信号,局面就会完全失控。

  也许,今井利村考虑到了这个因素,所以没有在二十五日凌晨终止作战行动。

  当然,今井利村管不了地面战争。

  在他看来,只要印度陆军抢先发起进攻,就能在巴基斯坦陆军完成动员之前攻占锡亚琴冰川。随后,印度陆军将转攻为守,利用险要的地形抵挡巴基斯坦陆军的反击,以控制矿产资源区为主要目的。

  关键不在陆地上,而是在海面上。

  也许中国会派兵参战,但是中国陆军至少要到一周之后,才有可能出现在战场上。

  在此之前,海洋战场上的胜负将决定战争的胜负。

  只要能在海洋战场上取胜,中国就会放弃军事干预,甚至会出面调停,让巴基斯坦承认既成事实。

  原因很简单,没有制海权,中国肯定打不赢这场战争。

  首先,印度海军会封锁巴基斯坦的港口,阻止运载军事物资的船只前往巴基斯坦,切断巴基斯坦的海上生命线,甚至会轰炸巴基斯坦的沿海地区,打垮巴基斯坦的经济支柱,迫使巴基斯坦投降。

  如果战争升级,比如中国出兵、或者开辟第二战场,印度海军就会封锁印度洋上的主要国际航线,拦截所有前往中国的船只,切断中国的战略航线,使中国无法获得中东、非洲与南美洲的资源。

  中国没有海军,就别想打通航线。

  没有这条航线,中国的经济体系将在半年内彻底崩溃。

  显然,半年之内,中国不可能打造出一支能够击败印度海军的舰队,也不可能在地面战场上彻底击败印度。

  按照这个逻辑,今井利村坚信,只要在海洋战场上取胜,中国就会投降。

  事实上,中国舰队的行动,已经证明了他的判断,即中国最重视的也是海洋战场,没有把地面战场放在首要位置上。

  那么,地面战争打得如何,已经无关紧要了。

  现在,对今井利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及时到达布莱尔港,补充燃油后,与印度舰队会合,拦截即将到达的中国舰队。

  另外一边,牧浩洋也进入了战术策划阶段。

  二十四日夜间十一点左右,二部就送来消息,联合舰队已经进入马六甲海峡,没有在新加坡停靠,径直驶入印度洋。

  如果联合舰队不减速,将在二十六日凌晨一点左右到达布莱尔港。

  如果联合舰队减速,则很有可能不去布莱尔港,而是前往维沙卡帕特南,或者去孟加拉湾与印度海军的“维克兰特”号航母战斗群会合,然后与“维克拉马迪亚”号航母战斗群会合,组成印日联合舰队。

  对牧浩洋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印度会不会按照计划发动战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